網頁

2018年6月18日

端午佳節與友人的對話之二 – 關於一些報導

「改造」百萬維族人 中國建變態集中營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603/1365877/
: 我的新疆朋友已被送往集中營近一年了,至今仍是音訊全無
 : 可喜可賀的是,我們寶島台灣正漸漸回歸祖國的懷抱⋯⋯
: 嗯!值得一嘆再一哭!
 : 人家祖國現正經濟可是進步的很啊!~而且對我們超級好,還祭出了多項優惠、台灣的子弟都爭相要去對岸求學,這樣才能與國際接軌呢~如國還死守台灣那就是井底之蛙了周遭很多人都是這麼跟我說的~
: 到ㄧ處需要翻牆軟體才能與國際接軌的所在,談和國際接軌???哈哈哈
就我行走多年的拙見,新中國從未與國際接軌,如他們所說:「不要分你我(上聯),所以有我沒有你。(被隱蔽的下聯)」
新中國向來不接軌,只要屈服。
 : 問題是台灣有很多人把巫婆的毒蘋果當成是解救台灣的仙丹妙藥,被賣了還幫人數鈔票,這樣的台灣根本也不需要敵人⋯⋯
我還是堅持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怎麼現在看來覺得有點好笑
: 「但它在人們心裏留下的東西應該還有一些。比如人的忠誠,人對組織的服從,以及對信仰的信念。這些在我們這一代人心中還是有影響的。或者說,文革雖然過去了,但整個的那種東西還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但已經不具體了,不是就是論事了,而是大的觀念上的那種東西留下來了,包括人的工作方法和生活習慣。就像當時有一句話,「從靈魂深處鬧革命」,確實如此,這是不可能去掉的,刻印在人的精神深處。」by 經過新中國多次運動革命之人
同樣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亦是刻印在人的精神深處。
我只能說:「大路朝天各走一邊,而我不走新中國那一邊。」

又一:
友分享
【游蕙禎入獄前的最後一夜】
 :  香港也別去了.....
嗯 我看過她的記錄片 還有梁天琦的
 :  錢的香港人很都移民了 沒錢的只能忍耐 很多
:   但我認爲看各種報導只是一個開端,然後思考內容,再去親證與研究,就是 「讀 行」   最後再回到「讀與思」
我所力行的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邊走邊讀邊思」。
不先讀萬卷書就行萬里路,只是帶這既有思維看待ㄧ切不同,也就是帶著有色眼鏡看待ㄧ切不同,這只能看見帶偏見的表象。
而只讀萬卷書不行萬里路,也只能看見事不關已的表象,無法進入深刻的思考與探究,人是情感與血淚的生物 ,所以親身體會是不可不為的。







端午佳節與二位友人的對話 - 所謂教育的陷阱



TEWA歐洲新聞/2018.06.19/法國】法國高中畢業會考--哲學試題
今年的法國高中畢業會考(Bac)於618日上午8時開始,約75萬考生應考。考生要面對的第一關,依舊是哲學;考試時間4小時,從三個題目中擇一作答。
以下是今年的哲學考題:
【文組】
1.
文化是否能使我們更加人性化?
2.
我們是否能拋棄真理?
3.
請解釋叔本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選粹。
【理組】
1.
慾望是我們不完美的標誌嗎?
2.
為了知道何謂正義,是否必須經歷不義?
3.
請解釋約翰彌爾《邏輯系統》選粹。
【經濟社會組】
1.
所有的真理是否都千真萬確?
2.
我們是否會對藝術無感?
3.
請解釋涂爾幹《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選粹。
【科技組】
1.
經驗是否會欺人?
2.
我們是否能掌控技術發展?
3.
請解釋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選粹。
【旅館餐飲組】
1.
什麼會阻礙我的幸福?
2.
追求真理我們需要什麼?
3.
請解釋阿蘭《論權力》選粹。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twEUWatch/photos/a.10156648185123816.1073742173.321847293815/10156648185228816/?type=3



這樣的教育是關係到ㄧ個民族普遍的文化素養。
友:放在國內這樣的教育傾向太過於精英主義了,另一方面這與國家政治意識形態也是相悖的,說起來大陸還是信奉所謂唯物史觀,其實馬克思的東西還是很厲害的,只是被曲解太多,內地的哲學系主流還是研究馬克思理論。
我:是的,台灣的教育也沒好到哪去。攤手~
友:自由思想獨立精神在東亞就是奢侈品,但是話說回來,這個世界越來越多元 無論追逐的是什麼,總會有一席之地。
我:是這樣的,但ㄧ開始的基礎教育就是一個陷阱時,光是「想」達一席之地,就是一個教育悖論了。
友:嗯嗯!談到這個教育就顯得很虛無,有一個事實是,就我身邊的人而言,大家對國內的基礎教育基本還是很認同的,從功利的角度說,國內的基礎教育讓大多數人有了更好的在社會遊歷的基礎以及更好的機會,甚至前十幾年的政策其實是幫助大批的人跳出了原有的階級固化,這是中國人很看重的現實問題,另外有協力廠商採集的資料表明在基礎教育階段我們國家的學生和歐洲國家並沒有太大的差距甚至某些方面更突出,當然這些都只是基礎教育的側影,中國太大,政策本來就不一致 學校教育也是一個超級大的命題,就我個人而言,簡而言之我有很多不滿,改革也是必然,路漫漫其修遠,教育的虛實,只能慢慢求索。
我:是的,所以我說是個陷阱,設計好這樣的教育後好套入設計好的舒適圈,然後大家在金絲籠內舒適生活,因此我才說:光是「想」就是一個悖論了。因爲沒什麼好想的。國內外的基礎教育也是,若只單看學科數字(分數)的評比就是一個陷阱了,因爲教育不是只有學科數字,這只是其中之一。
友:哈哈!這也是一個批判角度,真正聊起來槽點太多了[掩面]

我:分享ㄧ則與另一友人的對話: 以下
一位朋友與我討論基改食品的必要性,他說在飢荒地區面臨餓死或活下去的選擇, 唯有基改食品是最便利能讓他們活下去選擇,他說妳反對基改難道要他們餓死嗎?  
: 「關於我們最後聊的話題,我想了想有個觀念還是想分享給妳,這幾十年來的異地生活及不斷遊走四處的所見耳聞,讓我明白這世間所有事物都不是單單非ㄧ即二的選擇題或是非題,所謂的非ㄧ即二只能說明二件事,其一源於自身的資糧不足,其二出題方的思維陷阱。比如廢核與否,不代表有核有電,無核無電,這不是非ㄧ即二。我們有更多其他選擇,如環保發電,如節能省電,如綠建築改善氣候,如穴居結構的冬暖夏涼 只要有智慧的去瞭解更多專業的研究,我們都能得到極多的選項,21世紀的我們是處在各領域的科學家,生物學家⋯⋯ 等等,研究人員將其豐碩與精讚的研究成果發表於大眾面前的時代!同樣的,食物的取得也是如此,食物的來源也不是只有基改食物是唯一的便利,科學及生物期刊上都有很多相關研究與提議的。基改的非ㄧ即二更多的是商業利益的陷阱。」
友:這個基本思想我很贊同,正如你說的,有資糧的問題有陷阱的問題,我們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自願落入舒適區或是明知陷阱還要跳下去,而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資訊是不對等的而又要被迫做出選擇,隔行如隔山,有的人甚至持其專業而不知其所以,更不要說不具備專業常識的人,雖然在這些不對等的衝突下更能體現思想碰撞的可貴之處,但是落實到日常生活,需要的是更踏實的踐行。
我:是的,所以,當出現非ㄧ即二的問答題,而我們又不瞭解這方面事物,我們首先要想到的是自身的資糧不足,然後不要急著做出選擇,而是展開對的事物的各種探究,如此才是踏實的踐行。
友:是的。

後記:
又另友人分享: 梁文道:哲學只能解釋世界,而無法改變它嗎? - 01哲學
: 看法和你蠻相近。
: 同意! 我認爲看各種報導只是一個開端,然後思考內容,再去親證與研究,就是 「讀行」親證後再回到「讀與思」。因為眼見耳聞後定然會產生更多疑問與不解,因此需要更多的資糧並且重新思考。
所以我所力行的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邊走邊讀邊思。」
若不先讀萬卷書就去行萬里路,只是帶這既有思維看待ㄧ切不同,也就是帶著有色眼鏡看待ㄧ切的不同,如此只會看見帶著偏見的表象。而只讀萬卷書不去行萬里路(親證),也只會看見事不關已的表象,無法進入深刻的思考與探究,人是情感與血淚的生物,所以親身體會是不可不為的。
另外,梁文道有一個觀點我很贊同,用我的話說就是 :「無知者什麼都敢下結論。」
所以在我們資糧不足的情況下如何下結論,說立場
: 是,他很多說法一開始會很不順耳,因為他沒有立場,說話不會一面倒,不會說大家覺得正確或理所當然的話。
: 但有一個大的立場是我堅信不疑的,就是所謂的大是大非是涇渭分明的,沒有模糊地帶也沒有灰色地帶的,但有趣的的是在大是大非下所分出的各種枝枝節節, 這些枝枝節節是需要我們去好好的認真的去思考,去親證,去探究的。
而我所謂涇渭分明的大是大非,其實是非常簡單的,就是尊重生命(一切的生命,世間萬物的生命,人、動物、花草樹木等等) ,不侵害() 不傷害所有生命及其利益與自由,尊重生命

再一友人:
友:看來要投胎在重視文化素養的國家也真的需要很高的福報了!
: 不完全畢竟我們還是處在自由的國度, 世界零距離, 距離只存在於自己心的寬廣度或自己內心豎起的高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