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5月6日

第5場舞台劇 - 蔣公的面子




是民主集中,沒說是民主自由啊 !


蔣公的面子 vs 文人的面子, 那個更有價值呢 ?


古書孤本的保存 vs 文人的人格尊嚴, 那個更重呢 ?

輕如鴻毛的文化 vs 重如泰山的自尊, 取誰又捨誰呢 ?


















簡介

《蔣公的面子》,南京大學文學院為紀念南京大學建校110周年所創作的學生話劇作品
編劇:    溫方伊
導演:    呂效平
演出團體:    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
主演:    周雨、趙超、高仲偉、溫方伊

劇碼簡介
《蔣公的面子》創作靈感來自流傳于南京大學中文系的一則軼事:1943年蔣介石初任南京大學(時稱中央大學,因抗戰內遷重慶、成都等地辦學,建國後更名南京大學[3])校長,邀請中文系三位知名教授(夏小山、時任道、卞從周)共進年夜飯,這使教授們非常為難,三人中,有人痛恨蔣之獨裁,卻又因戰亂之時藏書難保需要蔣的説明;有人潛心學問不談國事,卻好美食,聽聞席上會有難得的好菜便難抑激動;有人支持政府願赴宴,卻又放不下架子,要拉另外兩人下水。為此他們爭吵了一個下午:給不給蔣公這個面子呢。二十多年後的文革中,他們必須交代是否接受蔣宴請了,三人再次見面談論當年到底去沒去赴宴,誠惶誠恐地回憶往事,真相難覓,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4]
1943年,蔣任中大校長,請中文系三個教授吃飯,確有其事,人物原型分別是曾任中央大學及更名後的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與文學院院長的胡小石與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中凡,還有一個不知道是誰。胡小石、陳中凡以及南京大學教授汪辟疆是南京大學文學院代表人物,並稱南大中文系“三老”。[4-5]
《蔣公的面子》由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藝術系和南京大學碩士劇團製作。編劇溫方伊是南京大學戲文專業本科三年級學生,也是南京大學招收藝術類本科生的第一屆學生。演員由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表演專業的師生和南京大學戲劇專業MFA擔任。[2][6]

劇情
話劇采時空穿越安排,從文革時的牛棚開場,這三位被打成牛鬼蛇神、學術反動權威的教授,為洗刷自身歷史問題,回憶起一九四三年時,三人在重慶茶館討論是否應蔣介石邀宴的情境;戲裡三位教授個性鮮明,各有弱點。

一身西裝打扮的時任道教授,思想進步、潔身自好,追求民主自由和學術獨立,絕不與獨裁者同流合污,卻因抗日導致珍貴藏書留在桂林,想藉赴宴望老蔣協助,又開不了口,遂佈局想慫恿有人當說客。
長袍馬掛的夏小山教授是中立派,好美食且對蔣與政治無興趣,只是為了火腿燒豆腐而想赴宴,然因曾在學生面前說了不承認蔣中正的校長地位,不好答應;在美食與面子間抉擇,只好推說只要請柬署名,由校長改為蔣院長或蔣委員長,他就欣然赴宴,找臺階下。
卞從周教授則長期與體制合作,中山裝打扮,不支持學生上街遊行,又給黨報《中央日報》撰稿,內心想去,可被兩位教授同僚喝斥是諂媚之舉,為了面子,就擺出不赴宴的姿態。
整出話劇場景簡單,兩個多小時的劇情,圍繞著三名教授各自辯論該不該給蔣介石“面子”,讓觀眾進入“蔣公面子”與“文人面子”的價值思辯;對話亦借古諷今,像政府在學生遊行後方有作為的辯論,戲裡的卞從周說:“無所作為,總比為所欲為強吧!



http://baike.baidu.com/view/9559853.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