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3月12日

過往的天皇離宮,今日的6百年古寺~



過往的天皇離宮,今日的6百年古寺~
妙心寺 - 大心院


- 退蔵院(余香苑)


粉牆黛瓦映松影妙心寺大心院

2016年3月11日

京都



2008年後,首次結伴旅行
究竟是誰比誰更勇敢~


所謂極致龜速,整台飛機的行李箱只餘我的及一位專員看管VIP~
來自台灣的礦泉水,別問我它如何過海關



 

2016年3月10日

京都行 - 只為淺說一段源起


ㄧ段源起

一路由西方走到東方數萬里的山水路途,忘卻年歲的日日月月;
不知覺已然將古絲路走盡... 一路看著佛教隨絲綢之路東傳而來,這千年的流轉演化交溶

前段時日因著種種牽連看了些日本佛教書籍,於是;忽起一念,"去看看大乘佛教橫越沙漠跨過海洋,抵達最東最北的島嶼 - 日本;這無垠的沙,無涯的海,滾過的千年歲月,人世流轉;而後,而後,是以怎樣的姿態佇立停留???"
或是驗證文字或不過~ 想親自看上那麼一眼

京都行後記~ 淡說侘寂




2015年12月20日

行者




唯有在99%舊有的文化堆疊,再沈澱,並內化,成爲自身的養分,
才有可能成就自身1%的觀點;

但若無這99%的文化堆疊,
那麼即便擁有著1%的觀點,

這觀點也將是不知由何而來,又該去往何處⋯

~行者 · 林麗珍~

是"désengagement(被遺忘在加薩走廊的少女)"、 也是"蘆葦之歌"

"蘆葦之歌" 導演的映後座談




 

在面對一件滿溢著"絕對控訴"的事件中,
或許絕望,或許憤怒,或許悲泣,或許不甘,
或許從工具再不斷成爲工具⋯

但,當呈現在我面前的影像只是最細膩的情感時,

故事不再是故事,事件不再是事件;
她將成為無可抹去的刻印~

Ps: 故事、事件,就是是存檔資料,自去翻閱吧~

2015年10月21日

"不應該從別人那裡賺太多錢,讓別人太吃力"

"不應該從別人那裡賺太多錢,讓別人太吃力"德國地產商人如是說。
怎麼亞洲人從不會這麼想呢?只不斷重申當你能賺15%為什麼要賺10%⋯ XD~

歐洲這些理所當然的人權(尊重多元價值觀:比如人生不是只為買房這個選項,人生價值也不是只有商業價值才是唯一),在亞洲這種單一獨大的社會價值觀(以人生抵房抵車)下,有著歐洲思維只會被視為邊緣份子,需要在極大關愛中將其導正地⋯

這個環境沒有錯,在亞洲凡事大眾意識就是唯一的對;錯的是我,既然走了就不該再回來;那些對親情友情的眷戀原來都只是由於距離而自我編織的美好幻覺~
如果當年就是因為不認同才離去,又怎麼會天真的認為再被植入歐洲思維後的自己能接受適應呢~~~

2015年10月9日

失去"時間"的戲劇

又是全場淚水不止的戲~
我只疑惑於,是大家淚點太低還是我太經虐
 
似是沒那麼感人吖~





失去"時間"的戲劇
思考了兩天~ 我想是找到這些戲無法觸動我的原因了,"觸動"指的是穿過表象進入心靈,這過程需要的是"時間"鋪陳,真實的時間;然而台灣的戲劇在150分鐘內要呈現給 觀眾的元素過於豐富,因此每個元素被縮減了太多的時間,呈現的就只能停在表層,很快揭過再進入下一個元素,終是流於速食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