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1年7月9日

三級警戒之六 讀李零·大刀闊斧繡花針 說中國山水

說中國山水

陽春召我以烟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如何看山,以太行為例

中國的名山,山不在高,也不在美,關鍵是它的地理位置,關鍵是它的歷史位置,關鍵是它和人的關係。 帝王有帝王的眼光,百姓有百姓的眼光,和尚,道士也有他們的眼光。

如何看山?

看山,有個總原則,以山定水,以水定路,以略定城。 我們要注意山、水和人的關係。

兩山之間往往有水,水繞山行,往往有路,路的兩端,往往有村。

陸游說,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城是最大的村。 城與城隔山相望,中間有什麼聯繫? 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共工怒觸不周山,天塌西北,地陷東南,水潦塵埃歸焉

~《淮南子。天文》。

這個傳說很形象。 中國大地,西北高,東南低,有三個台階。 太行山在西北高地的邊緣上,下了這個台階,就是一馬平川。 京石高速和京石鐵路就是貼著太行山走,這是沿著古道走。 這條古道,現在仍是經濟大動脈。

太行不是一座山,而是一條2000米高的山脈。 古人把太行山比作天下的脊梁。 蘇東坡說,上黨從來天下脊 它的南端連著王屋山和中條山,北端連著燕山山脈,好像一個大S 《禹貢》講冀州,它的東界就是這個大S 這個大S地帶是個地震帶,山體以石灰岩為主。

方向很重要。 古人講陰陽方位,有所謂右背山陵,前左水澤~《史記。淮陰侯列傳》,來源是《孫子》佚篇。 中國的方向,是以東南為陽,西北為陰,強調居高臨下下,坐在西北,朝東南。 東西,東為上;南北,南為上。 這種方向感和上面說的大S有關。

古人說,南北向的山是生山,東西向的山是死山;東西向的水是生水,南北向的水是死水

~銀雀山漢簡《地葆》

中國的水,百川朝宗於海,多半是從西往東流(或自西北向東南流)。

山,很多也是東西向。 山西的山多為南北向,西邊的黃河,中間的汾河是從北往南流,但東邊的水,滹沱河和漳河,卻是穿山而過,自西往東流。

中國北方有三條線

35度線是王都線,從寶雞,到岐山、咸陽、西安、洛陽、偃師、鄭州、開封,一線排開,全是古都。

38度線是華夏禦北的第二道防線,石家莊、太原、榆林和銀川在其上下。

41度線是長城線,西起嘉峪關,東到山海關,是華夏禦北的第一道防線,京包線上的北京,張家口,大同,呼和浩特,包頭在其上下。

太行山,縱看是看三條線,就是剛才講的35度線,38度線和41度線,我們可以根據這三條線,把它分成三段:南三陘,中二陘,北三陘,從南往北分三段。

橫看是看太行兩側的水,兩側的路,兩側的城彼此是什麼關係,沿途有什麼古蹟,如城邑,墓葬,寺廟,關隘,等等。

俗話說,山不轉水轉,水是流動的,人也是流動的。 看山,我們既要自其變者而觀之,也要自其不變而觀之~蘇東坡《前赤壁賦》。

看山,主要是看它閱盡的人間春色,比如交通,比如戰爭,都是發生在它們的眼皮底下。

山西,太原以下,自古有兩條大道,一條西南行,即同蒲路;一條東南行,經長治,高平到晉城,高平以下是沿著丹水走。 太行經和後一條大道相通,是太原到洛陽的必經之路。

胡騎南下,從大同直撲洛陽,必經此道。 北魏的石窟寺藝術南傳,從大同雲崗到洛陽龍門,也走此道。 山西的古建和石窟,絕大多數都分佈在它的兩旁,特別是南段,長治地區和晉城地區。 當年,秦趙大戰長平,父老相傳,丹水是血水染成,酈道元以為不經~《水經註,沁水》

這三條古道,出口都在黃河以北,太行以南,即河內之地,也可以叫河內三陘。 河內是商朝的腹地。 周人滅商,先要滅盂。 河南沁陽有邘城,就是這個盂。 盂為什麼重要? 就是因為它在太行陘的出口上,是戰略要地。 南三陘,太行陘最重要。

太行山的中段有兩個陘:溢口陘和井陘,井陘的北面是滹沱河道。

1.釜口陘,是滏水東出的山口。 滏水即滏陽河。 此水發源於鼓山,即邯鄲市峰峰礦區的南響堂山。 大同到洛陽要走長治,這條南北大道,從黎城分出個橫道,經河北涉縣,武安,磁縣,可達邯鄲。 它的出口就是滏口。 這個出口外有三個古都:邯鄲,鄴城和安陽。 滏陽河南有漳河。 漳河是從山西,穿太行山,

臨漳西南有鄴城。 鄴城是曹魏的首都。 鄴城的南面是安陽。 臨漳屬河北,安陽屬河南。 最近發現的曹操大墓(高陵),地點屬於安陽,其實就在鄴城旁邊,離西門豹祠不遠。 安陽是商代晚期的首都。

吳起說,殷封之國,左孟門而右漳、滏,有險無德不能~《戰國策。魏策一》。

司馬遷引之,把左孟門而右漳、滏改成左孟門,右太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可見太行主要就是指漳、滏穿行的太行山。 阮章競有詩,漳河水九十九道灣,層層樹,重重山。層層綠樹重重霧,重重高山雲斷路

滏口陘是從長治去邯鄲的大通道。 3這條道非常重要。 商代青銅器西傳,從安陽傳到長治地區,就是從這條道傳入。 周滅商,先滅黎,也是為了控制這條道。

黎國在哪裡? 有新出銅器為證,就在黎城。 北朝石窟寺藝術東傳,也是從這條道傳出。 著名的響堂山石窟(分北響堂和南響堂)就在淦口陘的口上。當年,韓信背水一戰,也是在這裡打的仗。 現在的石太鐵路和石太高速就是傍著這條古道,現在仍是一條經濟大動脈。

太行北段:飛狐陘,蒲陰陘,軍都陘

飛狐陘是蔚縣到淶源的通道。 蔚縣很重要,是代國的中心,趙武靈王滅中山,滅代,攘地北至燕(北京),代(蔚縣),西至雲中(托克托),九原(包頭), 是想抄秦國的後路,從九原南下,直撲咸陽。 後來的秦直道,就是這條路。

晉東南,連著河北,河南。 東出滏口陘,從河北磁縣往北走,是邯鄲,往東走,是鄴城,往南走,是安陽殷墟。

東出白陘,是商都朝歌。

南出太行經,可以直通洛陽。

太行山,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路,有路就有城。 它的兩側,自古就有來往。

三晉中的韓國曾在此設郡,後來被趙國占領。 這裡是兵家必爭之地。

今趙,萬乘之強國也,前漳、滏,右常山,左河間,北有代,帶甲百萬,嘗抑強齊四十餘年,而秦不能得所欲。 由是觀之,趙之於天下也不輕。~《戰國策,趙策三》

 

 

1 則留言:

  1. 你好孟萍,我是道群,还记得我吗。我今天回到了云冈石窟,想起了我们十年前在山西相逢的际遇。打开邮箱,你到你的博客还在,惊喜。你现在在哪,一切都好吗。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