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城二三事
不是無事,只是不想理事~
⋯⋯⋯⋯⋯⋯⋯⋯⋯⋯⋯⋯
不是無事,只是不想理事~
⋯⋯⋯⋯⋯⋯⋯⋯⋯⋯⋯⋯
碎落片片の美麗
~物哀之美
「世上萬事萬物,形形色色,不論是目之所及,抑或耳之所聞,抑或身之所觸,都收納於心,加以體味,加以理解,這就是感知『事之心』、
感知『物之心』。」~日本物哀。本居宣長
「物哀」是日本文學、藝術極重要的美學,從源氏物語、枕草子、徒然草到川端康成、村上春樹,從平安時代到今昔,物哀之美早已刻入心靈,溶入骨髓,成為日常。
可我更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枯荷聽雨聲⋯」
可我更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枯荷聽雨聲⋯」
⋯⋯⋯⋯⋯⋯⋯⋯⋯⋯⋯⋯
維摩詰所說經筆記
「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三萬二千,眾所知識……眾人不請,友而安之。」
「佛在毘耶離」
毘=稻土之所宜也。
耶離=廣嚴,其地平廣莊嚴。
毘耶離=跋祇國(離車族)的首都。
「菴羅樹園」
菴羅=其果似桃而非桃
菴羅果=樹名
「佛在毘耶離」
毘=稻土之所宜也。
耶離=廣嚴,其地平廣莊嚴。
毘耶離=跋祇國(離車族)的首都。
「菴羅樹園」
菴羅=其果似桃而非桃
菴羅果=樹名
何謂「眾人不請友安之」
物以利交故請而後動。聖以慈應故不祈而往,往必與親,親必護,故曰不請友安之。真友不待請,譬慈母之赴嬰兒也。
物以利交故請而後動。聖以慈應故不祈而往,往必與親,親必護,故曰不請友安之。真友不待請,譬慈母之赴嬰兒也。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佛國品第一〉
何謂「佛以一音演所法,眾生各各隨所解」
密口一音殊類異解。
佛以一音演所法 眾生各隨所好而受解。好施者聞施。好戒者聞戒。各異受異行,獲其異利。上一音異適,此一法異適也。
密口一音殊類異解。
佛以一音演所法 眾生各隨所好而受解。好施者聞施。好戒者聞戒。各異受異行,獲其異利。上一音異適,此一法異適也。
就是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譬如觀世音菩薩的尋聲救苦,就像千江之水能夠處處映月。月亮只有一個,然而只要有水的地方便能映出月亮來。觀世音菩薩如此,佛就更有此功能和神力。
譬如觀世音菩薩的尋聲救苦,就像千江之水能夠處處映月。月亮只有一個,然而只要有水的地方便能映出月亮來。觀世音菩薩如此,佛就更有此功能和神力。
「一音演說」有多種解釋:
一謂佛以一種語言說法。
或謂佛在一段時間說同樣的法。亦可解釋為佛講的是同一層次的法,但聽法者的層次雖不同,而每一層次的聽法者,都能聽到適合他們各個層次的法義。
一謂佛以一種語言說法。
或謂佛在一段時間說同樣的法。亦可解釋為佛講的是同一層次的法,但聽法者的層次雖不同,而每一層次的聽法者,都能聽到適合他們各個層次的法義。
何謂「眾生隨類各得解」
佛是在同一個時間對各不同層次的眾生說同樣的法而眾生則各依其自己的別類,聽到他那個層次、那個別類的語言及法義。
佛是在同一個時間對各不同層次的眾生說同樣的法而眾生則各依其自己的別類,聽到他那個層次、那個別類的語言及法義。
何謂「神力不共法」
此處的神力是指佛的福德、智慧與慈悲,已到了出神入化不可思議的程度。佛的福德力、智慧力、慈悲力是無限的,能使不同層次的人聽到不同層次的佛法,獲得不同層次的利益。佛陀也說人間法、天人法、二乘法、大乘法,可是佛說的人間法與一般世俗人說的世俗道理是不一樣的;實則是為要將世間的眾生,從凡夫的層次,向著菩薩、佛的層次提昇,佛說世間法是為化導眾生走向出世間;故名「不共法」。
此處的神力是指佛的福德、智慧與慈悲,已到了出神入化不可思議的程度。佛的福德力、智慧力、慈悲力是無限的,能使不同層次的人聽到不同層次的佛法,獲得不同層次的利益。佛陀也說人間法、天人法、二乘法、大乘法,可是佛說的人間法與一般世俗人說的世俗道理是不一樣的;實則是為要將世間的眾生,從凡夫的層次,向著菩薩、佛的層次提昇,佛說世間法是為化導眾生走向出世間;故名「不共法」。
何謂「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
是說眾生各依其不同的層次、需求,聽到了他們所想聽到的法、所應聽到的法,很歡喜並得到法益。
是說眾生各依其不同的層次、需求,聽到了他們所想聽到的法、所應聽到的法,很歡喜並得到法益。
何謂「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
眾生聞苦報則恐畏,聞妙果則歡喜,聞不凈則厭離,聞法相則斷疑。不知ㄧ音何演而另歡畏異生,此豈二乘所能共也。
「厭離」是說,同樣的苦,有人害怕,有人歡喜,有人厭離。很多人知道世間是苦的,也親身體會到了苦,所以起厭離心而出家,那是小乘。以大乘的立場看,厭離生死不是必要,厭離五欲才是根本,沒有厭離五欲的心就不是菩薩,厭離色、聲、香、味、觸的五欲,厭離世間的名、利、權、位、勢,而人還在世間度眾生,方為真正的厭離,發這種悲願的菩薩行者,就被稱為大乘的菩薩。
「斷疑」的意思是指明確地知道世間的一切是無常,且無常是苦的本質。世事無常,從無而有,從有而無,一切現象,本來如此,永遠如此。我們出生時,來是一個人來;死亡時,走也是一個人走。人生在世,是來受報,是來造業,有因有果,因緣聚散;知有因果,便可不落斷見;知為因緣,便可不執常見。佛陀說法,能令眾生斷疑生信。
不論眾生在聞法之時反應如何,或恐畏、或歡喜、或厭離、或斷疑,都是進入佛法的方便。故也唯有佛陀具足這樣不共神力。
這一段《維摩經》是強調佛說的同一句話,各人皆因層次不同、情況不同而得到不同之體會,獲得不同的法益。與許多層次的許多人說法,便是為了淨化的社會生活。
然而呢,現實確是各人對於語言的理解與體會,差異是非常之大的。記得蔡明亮,蔡導在「郊遊」一書中說:「所有不同理念的溝通都是一種徒勞,因為大家只想說服對方,到最後誰也說服不了誰。」
毘舍離
(地名)Vaiśāli,又作毘耶離,鞞舍離,維耶,維耶離,鞞舍隸夜。新云吠舍釐。國名。譯曰廣嚴。中印度也。維摩大士住此國。又,佛滅一百年,七百賢聖為第二結集之處。此國內之種族曰離車,亦曰跋闍子(此國城之鼻祖名離車,當時有三城郭,開擴莊嚴,名毘舍離,詳說於善見律中,載離車之部),後為阿闍世王所併。吉藏維摩經疏一曰:「毘耶離城,亦云毘耶離國。此是六大城中一大城,十六大國中一大國也。毘耶離,或云毘舍離,或云鞞舍離。此云廣博嚴淨,亦云好稻,復云好成。」西域記七曰:「吠舍釐國,舊曰毘舍離國,訛也,中印度境。」四分戒疏二上曰:「毘舍離者,多論云廣嚴城也。」玄應音義四曰:「毘耶離,或作毘舍離,或云維耶離,亦云鞞奢隸夜,皆梵言訛轉也。正言吠舍釐,在恒河南,中印度境,七百賢聖於中結集處所也。」即今印度恒河北岸,干達克河東岸。今譯毘薩爾。
(地名)Vaiśāli,又作毘耶離,鞞舍離,維耶,維耶離,鞞舍隸夜。新云吠舍釐。國名。譯曰廣嚴。中印度也。維摩大士住此國。又,佛滅一百年,七百賢聖為第二結集之處。此國內之種族曰離車,亦曰跋闍子(此國城之鼻祖名離車,當時有三城郭,開擴莊嚴,名毘舍離,詳說於善見律中,載離車之部),後為阿闍世王所併。吉藏維摩經疏一曰:「毘耶離城,亦云毘耶離國。此是六大城中一大城,十六大國中一大國也。毘耶離,或云毘舍離,或云鞞舍離。此云廣博嚴淨,亦云好稻,復云好成。」西域記七曰:「吠舍釐國,舊曰毘舍離國,訛也,中印度境。」四分戒疏二上曰:「毘舍離者,多論云廣嚴城也。」玄應音義四曰:「毘耶離,或作毘舍離,或云維耶離,亦云鞞奢隸夜,皆梵言訛轉也。正言吠舍釐,在恒河南,中印度境,七百賢聖於中結集處所也。」即今印度恒河北岸,干達克河東岸。今譯毘薩爾。
把書堪過日之碎落片片の美麗。物哀之美
把書堪過日之碎落片片の美麗。物哀之美
把書堪過日之碎落片片の美麗。物哀之美
把書堪過日之碎落片片の美麗。物哀之美
碎落片片の美麗。物哀之美
碎落片片の美麗。物哀之美
廚房一景
印度咖哩飯
印度咖哩飯
印度咖哩飯
早餐 蔥蛋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