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4月21日

隨行隨筆191把書堪過日之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坐困愁城第29日




隨筆二三事

之一.
今晨憑欄品茗時眺望雲影山景,悠然的吟出一闕蘇子瞻的「定風波」,實在喜歡的緊。
尤其喜愛這「餘獨不覺」,

這「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這「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這「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果真是「人間有味是清歡」的蘇子瞻,著實崇拜的緊。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
餘獨不覺,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 三月七日。蘇軾



昨日將CCTV制作的6集「蘇東坡全集」紀錄片一口氣給看完了。
除了蘇軾的生平事蹟外,我想另外ㄧ提的是今時中外「蘇迷」、粉絲的不同表現形式~

在現今的華人「蘇迷」似乎只著重在以「物質」來表達其喜愛之情,如蘇子瞻使用過墨硯,又或那張「九霄環佩」古琴的收藏,便是字畫,也是偶爾取出賞賞、現現。

然而在其他國家的「蘇迷」似是更重其文,其字,其風骨,收藏也偏愛其字畫。從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對「黃州寒食詩帖」的收藏,搶救到捐贈台灣故宮博物院,再到ㄧ般民眾對其詩詞的頌讀、學習,更有終其一生藉以臨摹蘇子瞻字帖試圖與其神交,並依其字來真正理解其風骨、神韻者。



之二.
午后,突來了一場綿綿春雨
雨天總喜歡燃上香,一杯咖啡或ㄧ杯清茶也很好~
靜聽
或是讓雨聲成為主旋律,唯一的音。
細細聆聽這首清音
山水有清音何必絲與竹



有時也喜歡讓雨聲退居伴奏~
總喜歡在雨聲的和音中聆聽
Jacqueline du Pré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或The English Patient,或Trois Couleurs這三部電影原聲帶也是極好極好的。



這早晨的晴好與午時的風來雨來,到也應了蘇子瞻的
一蓑煙雨任平生
誰怕?
微冷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



我讀「西藏的文明」
La civilisation Tibétaine
石泰安 R.A.Stein



藏族的人間宗教
主要分三類別
. 未融入佛教前的苯教
.說唱藝人
.謎歌歌手
這三個類別有著其共同處,如萬物起源說與政權標志;這些基本形成一些隱喻或口頭蟬般俗語式的智慧格言。



根據14世紀以及更為古老的文獻為基礎的編年史記載,人間宗教是某一位贊普德政的標誌。人間宗教之基礎的9種形式都與一頭獅子身體的模型有關。
「右腳」是通讀世界誕生的形式。
「左腳」說明了生物出生問世的方式。
「臀部」說明大地的劃分情況。
「右手」說明君主的世系。
「左手」說明臣民們的世系。
「中指」說明教理的誕生方式。「脖子」說明各君主的部族。
「頭頸」說明父母的家庭,家族。
「尾巴」是帶有像徵性暗示的歡歌。



然而在人間宗教裡對於宇宙起源論特別有趣,這是屬於「卵生」說。

「卵生」說又有二種版本
. 在作為五行之精華的一個卵誕生之後,從外殼中誕生了上部神仙的白色岩石(在藏文中是陽性),內部液汁形成了大海螺的白色湖(在藏文中為陰性),所有的生物都是從其中間黏液部分誕生的,卵的軟體部分共形成了
18個卵,其中中間的那個(或6個)是一個海螺卵。 這是一個無形的人,既無四肢又無感官,但卻具有思想。根據他的心願,感覺器官被生出來了,他變成了一個漂亮的青年,這就是益門贊普或桑保布木赤贊普。 他與王后生了一個兒子。在經過數代人後,終於變成了神,其中之一就是俄帶貢甲,其他地方又認為他是從天堂降到凡間的王朝大先祖。 兩代人之後,到了延格時代,也就是大國(吐番,霍爾,漢地)的先祖時代,然後又到達了古氏族,其中之一就是朗氏家族的起源。



. 在史詩中保留下來的有關卵生傳說的另一種不同說法,所講的是有兩隻鳥。 在它們的鳥巢中有18枚卵,6枚白色,6枚藍色。 另外6枚卵中出生了人。 當時出現了3個鐵匠,而每人又都屬於上(天,白色的),地(黃色的)和地下(龍,藍色的)的三界之一。
但這些只是一些不完整的片段。



⋯⋯⋯⋯⋯⋯⋯⋯⋯⋯⋯⋯⋯⋯⋯⋯⋯⋯⋯⋯⋯⋯⋯⋯⋯⋯⋯⋯⋯⋯⋯⋯⋯⋯⋯⋯



維摩詰所說經筆記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迦葉……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不為益、不為損。是為正入佛道。」

〈弟子品第三〉



普施眾生是「福」行,
不為益損是「慧」行。


凡夫眾生對人做了好事之後,總希望獲得回饋,種大福希望得大福報,甚至種小福也希望得大福報,一般佛教徒也是如此的。有些人等而下之,更是為了求福而許願,或為求事業順利、仕途通達,或為求兒女學業精進,或為全家消災免難,而在佛、菩薩、神前許願祈求,如能滿願便去還願,做某些好事。這等於是先貸款後還錢;幸好佛菩薩慈悲,沒有要求以任何物品作為信用抵押,就先給與貸款。這是布施心的第一個層次。這是等而下之的。



另外也有先做好事,但希望好人有好報,種善因得善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還希望種一粒瓜能得十粒瓜,種一粒豆能得百粒豆。這是第二種層次的人。

有些人是自願做好事做善事,並且很認真地做,心甘情願地做,他們做義工不求回饋,以為做義工的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一份獲得,這種觀念在歐美社會已在流行,在我們國內則尚未十分普遍。這是第三層次。



有些人種瓜不為自己,種的瓜是要分享給他人,沒想到是為自己,種的時候也不預期有多少收穫,收穫多福報多大家分,收穫少表示大家福報少,一樣大家分享。這是第四層次。



另一些人的境界很高了,他們只管用心種瓜,收成之後與大家分享,卻不覺得自己做了這些事有什麼了不起,心裡全然不留痕跡;萬一沒收穫是因緣不成熟,因緣成熟就有,因緣不成熟就沒有,也不覺得有什麼大不得了的,把行善布施的過程當作就是修行。只知道這是學佛修菩薩道的人應該走的路,所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做一天人就應勤勤奮奮地努力,盡人應盡的本分,至於有沒有回饋、有沒有收穫,不用計較、不用執著。
其實,若以無所求心布施者,皆有大福,心大福也大,盡心盡力行布施修供養,不求大福,不求小福,不考慮個人利益損失,便是菩薩的無相行。能夠布施的本身,便是大福德行。這是第五層次。努力做我該做的,做完以後,有、沒有回饋;有、沒有收穫,或者是失望、歡喜,這種心都沒有。
所謂「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不為益、不為損」,就是以上所講的第五個層次。



⋯⋯⋯⋯⋯⋯⋯⋯⋯⋯⋯⋯⋯⋯⋯⋯⋯⋯⋯⋯⋯⋯⋯⋯⋯⋯⋯⋯⋯⋯⋯⋯⋯⋯⋯⋯



關於餐食的一些些~

現在做的菜都是特別簡單的,不花時間做複雜的,也不花時間想菜譜,都是臨時起意,隨性隨意做😝


 把書堪過日之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把書堪過日之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把書堪過日之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把書堪過日之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把書堪過日之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春雨過后迎來晴好

  把書堪過日之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春雨過后迎來晴好

把書堪過日之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把書堪過日之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早餐 蘇格蘭馬鈴薯餅,

Scotland hash browns是蘇格蘭很當地的早餐。
這道菜自離開法國就沒再做過了
🤣



 早餐 蘇格蘭馬鈴薯餅,
Scotland hash browns是蘇格蘭很當地的早餐。
這道菜自離開法國就沒再做過了
🤣


 炒麵片


 炒麵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