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5月15日

隨行隨筆215把書堪過日之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坐困愁城第52日




愁城二三事
本省再增加一名武漢肺炎確診病例
⋯⋯⋯⋯⋯⋯⋯⋯⋯⋯⋯⋯⋯⋯⋯⋯⋯⋯⋯⋯⋯⋯⋯⋯⋯⋯⋯⋯⋯⋯⋯⋯⋯⋯⋯⋯


隨筆二三事
昨宵驟風迎來疏雨,
似是一夜未歇,
我浸濃睡,
晨時初日炎光,但見綠肥紅瘦,
惜春~
知否,知否,應是初夏時節了~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李清照

⋯⋯⋯⋯⋯⋯⋯⋯⋯⋯⋯⋯⋯⋯⋯⋯⋯⋯⋯⋯⋯⋯⋯⋯⋯⋯⋯⋯⋯⋯⋯⋯⋯⋯⋯⋯


我讀「智慧之海。達賴喇嘛與當代科學家的對話」

鍛鍊心智改變大腦

神經可塑性:改變大腦,轉變心智

什麼是神經可塑性?
大腦神經可塑性是指鍛鍊和經驗帶來的大腦結構與功能變化。 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科學界認張人類大腦在成年後就定型了,大腦神經元的數量不再增加,大腦不再發生變化。 現在科學家們認
為,大腦能夠隨著經驗而變化。 所有這些研究都指向一個結論:大腦不是靜態的,而是不斷變化的,而且這種變化貫穿了整個生命階段。
科學家們為這次對話彙集了相關課題的種種研究結果。 對大腦結構可塑性的研究顯示,成年哺乳動物的大腦處於不斷變化之中,並且探討了影響變化的因素。
人類一生中都有能力產生新的腦神經細胞。他們在成年哺乳動物的大腦裡發現了一些未成熟的神經細胞,格傑研究這些細胞怎樣才能發展成熟。 他的實驗室研究了怎樣把這些細胞移植回大腦的方法,他們發現運動可以促進海馬體神經細胞生長,海馬體是大腦中對記憶能力非常重要的構造。

大腦對經驗作出反應而發生結構變化
成人大腦對經驗作出反應而發生的結構變化。對研究神經系統的科學家來說,大腦是人體中控制行為的器官。 這就意味著,我們想什麼做什麼,雖然很明顯受到經驗影響,本質上卻是大腦處理訊息並指導行動的結果。 根據這觀點,大腦有如一台電腦。但是,人的大腦實際上比電腦複雜得多。 把大腦比喻成電腦,儘管有一定的探索價值,卻是錯誤的。 大腦是一個人體器官,就像肝臟、腎臟一樣,是由化學物質,細胞等組成的。 大腦的功能是透過細胞之間以電與化學方式通訊而完成的。 對大腦中的神經元來說,真正的挑戰是怎樣計算和解釋瞬間接收的訊息,並將經過解釋的訊息傳遞給電路中的下一個神經元。大腦神經元傳遞和加工訊息的總體結果就是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大腦是否可以比喻成一台穩定不變的機器或電腦,一個主要問題是,這樣的比喻是否能幫我們解釋我們是怎樣記憶的。 如果大腦的結構處於不停的變化之中,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怎麼會保持「穩定?
如果大腦是意識的載體,如果大腦不是穩定不變的,我們怎麼能夠保持一個自我認同的意識?
可是現在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大腦在物理學的意義上不是穩定不變的。所以,大腦結構不穩定性可以讓大腦有更大的能力處理複雜的環境,更能夠適應環境變化。這就是神經科學家所說的「大腦神經可塑性」。
當代科學家研究成年哺乳動物所發現的持續的結構可塑性,還討論了經驗,行為模式,藥物怎樣改變大腦,從而改變行為。

經驗誘導出基因表現的改變
人類的大腦功能,主要是天生還是後天養成的? 同一物種中的個體差異,是環境(或經歷)造成的? 這一爭論源自於對細胞生物學的根本性誤解,普遍忽視了一個簡單的事實:無論是基因還是經驗,都不能脫離相關條件而影響大腦發展,也就是說經驗需要「翻譯」從 身體器官得到的訊息,而這些器官的功能包括大腦的活動,這樣的器官功能必然受基因的影響。 所以,經驗的作用離不開基因的影響。同樣,基因在細胞內發生作用,細胞則不斷受外在事件的影響而調整。可見,基因和經驗是不可分的。組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處於動態的環境,這一環境在不斷修改。DNA通常包裹著組織蛋白,單一核苷酸受化學作用而修改。DNA的這種化學修改能夠永久性改變單個基因的活動。在一些細胞中的 DNA化學可能不同於另一些細胞,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肝臟細胞和大腦細胞儘管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卻有完全不同的功能。DNA的化學之不同,可以解釋為什麼同一身體上的細胞有各自不同的表現,也解釋了兩個不同身體上的相同細胞有不同的功能,即個體差異問題。DNA化學的個體差異受早期發展階段的環境事件影響。對白鼠所觀察到的大腦細胞化學變化。實驗室發現,在白鼠出生後的 一個星期裡,母鼠對幼鼠的愛撫直接影響了大腦中某些細胞中的DNA化學環境,從而永久性改變了神經元的活動,於是導致認知和情緒功能的改變。

這些方向提供了基因和環境互動的一個例子。 在此後的一生,這樣的效果是否會受經驗的影響而逆轉,科學家們對此還所知甚少。但是,母親的愛撫能改變DNA並影響DNA的活動,說明這樣的效應在 一生的所有階段都可能發生。

大腦成長階段的可塑性
人的經歷怎樣影響大腦系統的重要功能,包括感官訊息的處理,語言處理,學習過程,智能,社交和情緒控制技能等等。科學家們現在知道,當嬰兒出生時,大腦是很不成熟的。 事實上,大腦的完全成熟要到出生後二十年。 而且,在這漫長發展階段,人類大腦高度依賴於人的經驗,是被經驗不斷修正的。例如,出生就目盲的人,大腦中原來用來正常處理視覺訊息的部分將重新連接,變成用來處裡聲音,包括處理語言。 而那些出生時就耳聾的人,大腦中原來用於處理聲音的部位變成用來處理視覺訊息了。
大腦系統中和語言相關的部分也是被經驗塑造的。 那些晚於六歲才學習語言的人大腦系統中通常用來處理語法的部分沒有調動起來,但是對這些晚學語言的人,大腦系統中處理詞彙意思的功能仍然是正常的。 嬰兒成長階段,如果撫養他們的人正常地多跟他們說話,他們通常就發展出較好的語言技能,大腦語言系統。如果很少有人跟兒童說話,他們的語言能力就較差,大腦的語言系統就沒有發展成熟。和以前很多人的想法相反,現在科學家們認為人類大腦是不斷變化,高度動態的器官。對大腦的研究可以指導照顧兒童的人設計出更 好的養育方式,使這些兒童得到最好的大腦發育。她希望佛教學者和科學家分享東方佛教修行者的修持能怎樣影響人類大腦的潛力。
依戀心, 慈悲心和利他心

心理學家菲利普夏維爾講述改變「依戀心」來促進慈悲心和利他心。 這理論是從精神分析學的精神病學和靈長類動物行為學中發展出來的,主要研究靈長類動物的嬰幼兒和撫養者之間的「依戀」,或情緒性親密關係。撫養者(通常是生物學上的母親,但 並不限於母親)對嬰幼兒的不適訊號是否敏感,是否迅速作出反應,嬰幼兒對撫養者「依戀」的牢固程度也隨之變化。如果嬰幼兒沒有牢固地依戀於撫養者,就會表現出焦慮,迴避和失序的行為。 在兒童階段的不安全不牢固的依戀關係,會在以後很多年裡表現出來,影響人的精神健康和人際關係。

用依戀理論來觀察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精神健康和人際關係,比如友誼,浪漫愛情和婚姻。他們發現,有可能在實驗中激活依戀理論中的所謂依戀行為系統,用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方法增加人的安全感。這一研究顯示,人的「依戀模式」即使在成年後仍可以在實驗中加以改變,可以改變人的性格以提高安全感。

笑怎樣調節血糖值和基因表現
眾所周知,基因有向下一代傳遞生存必須的訊息的功能。基因的一個重要作用是把DNA訊息轉錄到RNA上,然後植入蛋白質。 DNA到蛋白質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是從DNAmRNA,增加或減少mRNA的表現值叫做基因的開或關。基因的開或關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物理因素(熱,壓力,緊張,訓練,運動),和化學因素比如食物中的營養、酒精、吸菸和內分泌干擾物。根據這事實,村上和雄提出一個假設,精神因素也會影響基因的開關。 他認為精神因素不僅包括負面的精神壓力,也包括正面的因素,比如正面的情緒:興奮,快樂,感激,親密,信任和靈性的體驗。為了驗證這一假設,村上和雄和他的同事研究了笑作為一種正面情緒對基因表現開關變化的影響。他們發現,笑能降低第二型糖尿病人的餐後血糖值。
可見保持心情愉快,笑口常開有益健康。

轉變情緒性心智
我們對事件的情緒反應和我們的日常心情,構成了我們的人格,形成我們幾乎所有行為的風格。 以前我們一直認為,成年人的人格是相對固定的,不會改變。 中國人有句俗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這句俗話現在證實是錯誤的。 戴維森說,過去十年對大腦的情緒機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從大腦可塑性的角度探索情緒的轉變可能。

戴維森首先解釋了人的情緒反應度,他稱為情感風格(affective style),怎麼測定情感風格呢?他說,情感風格不是固定的性格,而是可訓練的技能。情緒的調控是可以習得的。即使是短時間的情緒調控訓練也能夠產生大腦功能方面的可見效果。

我們應該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純粹的精神訓練是否可以用來轉變情緒?

對一些修行很深的冥想修持者的研究,發現了一些新的證據,證明他們可以透過意念自覺地變換大腦功能。

在轉變情緒方面,精神上的訓練和行為訓練各自能發揮怎樣的作用;在訓練情緒技能方面,是不是存在最佳的訓練時段。如果情緒調整訓練使得生活的滿意度增加了,是不是會降低社會變化的動力?

這最後一個問題已經是哲學領域的思考了。 參加對話的科學家希望哲學家為他們的勾勒出一個大視野。 哲學家的任務是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對話者有共同的思考,建立對話的基礎。

科學家不應該繼續迴避心智研究中的主觀陳述。 用科學家的術語來說,就是有關神經現象學的問題。 ㄧ方面,作為自身精神生活的觀察者和陳述者,每個人在這方面的能力是不一樣的,這種能力可以透過注意力、情緒和認知的訓練來提高。 打坐冥想練習就是一種精神訓練;另一方面,精神訓練應該在大腦結構、功能和動態的變化上反映出來。所以,靜坐冥想練習可以成為發展主觀經驗的現象學的工具,也可以成為探索大腦和神經可塑性的工具。將靜坐冥想練習結合進神經科學研究,可以形成一種經驗性的神經科學,這就是「神經現象學」。

神經科學在意識本質問題上的巨大疑問:一方面,人的精神過程是大腦的運作過程,這一假設支配著關於心智的科學研究,是現在關於心智的科學觀點 ;但是另一方面,科學家們仍然不能令人滿意地解釋:大腦活動怎樣產生意識,意識對大腦的活動有怎樣的作用,或許資深修行者與神經科學家們的合作,將來能夠取得某種實質性的進展,為這些問題提供一些思路。

ㄧ些些~
這「神經可塑性」和幼時的「依戀心」確實是影響一個人從生理至心靈甚深直至成年,乃至ㄧ生,我算是幼時的「依戀心」得到全面滿足的,完全被捧在手掌心時刻關注
所以對這研究完全認同。

⋯⋯⋯⋯⋯⋯⋯⋯⋯⋯⋯⋯⋯⋯⋯⋯⋯⋯⋯⋯⋯⋯⋯⋯⋯⋯⋯⋯⋯⋯⋯⋯⋯⋯⋯⋯


維摩詰所說經筆記

「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佛國品第一〉
「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菩薩品第四〉

《維摩經》中有兩處講到「直心」這個名詞。「直心」的意思是什麼?
心直口快不等於是直心。心直口快是說話不經大腦,沒有深思熟慮,沒有思考而言,因此會說出不得體的話語。
這裡談的直心,是指心中沒有一定要表現的意見,沒有自我的成見。沒有要表達什麼,只是隨緣應化,隨機攝化。「心中無我」
從修行的體驗而言,「直心」
心中無我、心中無事,心中無煩惱時,心非常平靜、非常清明的,心平靜而又明淨這樣的狀態叫「直心」,也就是在「道場」,道場就在你心中。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像是住於菩薩淨土。菩薩的淨土在內心,而不在外邊的環境。
在這種境界的菩薩成佛時,生在他的國土裡的一切眾生,都不會向人阿諛諂媚,也不會對人陽奉陰違,該處的一切眾生,都是直心的菩薩。此在《楞嚴經》卷一,也云:「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

《維摩經疏》卷一云:「肇曰:直心者,謂質直無諂,此心乃是萬行之本。
什曰:直心誠實心也;發心之始,始於誠實。」

反觀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多的是表面奉承,言不由衷,只是為滿足一己之目的和企圖,為達私利而不惜巧言令色。「道場」在密宗稱作曼荼羅,叫作壇城。例如《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云:「道場之處當作方壇,名曼荼羅,廣狹隨時。」很多人認為設一個佛堂,有佛像就叫道場,所以寺院就是道場;也有人說,找一個蒲團坐下來打坐修行的地方,就是道場。其實不一定,嚴格來說,佛成道處名為道場;菩薩以直心故成就佛道,故說直心是道場。後來的人將供養佛像處,稱為道場。

《注維摩詰經》卷四則云:「肇曰:閑宴修道之處,謂之道場也。」
心平靜而又明淨這樣的狀態叫「直心」,也就是在「道場」,道場就在你心中。
《維摩經》中說,如果我們的心是質直的,心中誠質無諂,就是在道場中,道場就在其心中。心中有道場時,心外也就無處不是道場了。

經文所指的「無虛假故」,是說不虛偽、不虛假,也是誠實無欺的意思。佛法說一切都是虛幻的,可是修道的心,則要誠實懇切,這就是道場。若一句句都是誇讚美妙動聽的話,背後用心卻是自私自利,有所企圖,那便是虛假的。如果自己能夠直心,也會影響他人直心,成佛時也唯與直心相應的眾生來生到自己的佛國淨土。

一些些~
這直心、道場也就是
「佛在心中莫浪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只向靈山塔下修。」

把書堪過日之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把書堪過日之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把書堪過日之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把書堪過日之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蕃茄蛋伴麵(黑麥手工麵~)

蕃茄蛋伴麵(黑麥手工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