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5月25日

隨行隨筆225把書堪過日之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坐困愁城第62日



隨筆二三事
今晨凝眸近山似露亦有雲,這天地之氣,無微不著,不覺吟闕「英英白雲,露彼菅茅」,這是處自詩經的白華篇。
⋯⋯⋯⋯⋯⋯⋯⋯⋯⋯⋯⋯⋯⋯⋯⋯⋯⋯⋯⋯⋯⋯⋯⋯⋯⋯⋯⋯⋯⋯⋯⋯⋯⋯⋯⋯


我讀「智慧之海。達賴喇嘛與當代科學家的對話

語言和心智
人類現在總共使用七千種不同的語言來交流。於是就產生了下列的問題:使用不同語言的人的思維方式是否也不一樣? 語言是不是僅僅用來表達已有的思想,抑或也悄悄影響了我們要表達的思想本身?是不是有一些思想必須依賴語言,沒有語言就沒法想?我們所使用的語言是否也影響了我們的思維方式,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幾個世紀,是一個非常深刻的議題,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涉及到我們對自身的認識,對人類的本質和實在的本質之理解。 我們能不能不透過語言直接感知世界,這樣的感知和透過語言的感知有什麼不同?萊拉從五個方面對這些令人饒有興味的問題展開探討,觀察不同語言對顏色,空間,時間 ,因果和人際關係造成的差異。
她說根據實驗室觀察數據,人們對顏色的感知和判斷,只有十%來自於視覺,即透過眼睛輸入一的訊息,而九%來自大腦內儲存的已編碼訊息,而這些訊息是和語言有關的。 比如,她用大螢幕​​上打出的圖像說明,英語使用者看到四種深淺不同的藍色塊,判斷這些色塊都是藍色。而俄語使用者看到同樣的色塊,卻判斷為兩種顏色,使用兩個不同的詞來描述,他們沒有單一的詞來包含全部四種色塊。
這種現像是大家都能想像和理解的。 對一些外在現象的認知和描述,有些民族比較大而化之,另外一些民族比較細緻複雜,這或許和生存環境與生活方式有關。
但是,接下來對時間和空間的感知與描述,就不是大家都熟悉的了。 比如,時間的方向性,英語民族在實驗中描述時間方向性時,都是從左到右,即左邊是過去,右邊是未來。可是使用希伯來語的民族,卻從右到左來描述時間的方向性。
這是怎麼造成的呢?
她說這可能是文字的書寫順序影響的,英語從左寫到右,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從右寫到左。
尊者提問,那麼書寫順序是怎麼造成的呢?
萊拉回答說,可能是受文字創制初期的書寫工具影響。刻石的方式適合從右到左,用墨書寫適合從左到右。
尊者立即提問,那麼中文是從上寫到下,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大概是因為在細長的竹簡上書寫而形成的吧?
萊拉沒想到這個問題,她表示存疑。 然後繼續回到時間的方向性上。

她說一般認為時間是流動的,但是人在時間中運動,還是時間在靜止的人身邊流動,這和語言有關。
另外,一般人在敘述中,把過去說成在自己背後,未來在自己前面。 可是,玻利維亞有一個民族卻相反,在他們的語言中,過去是在前面,未來在人的背後。 尊者立即答道這很自然,過去是你能夠看到的,所以在前面,而未來是看不到的、一無所知。 所以在背後。
萊拉又說到,用上下來描述時間也是相當普遍的現象,一般是把過去定為「上」,把未來定為「下」,比如「上星期」, 「下個月」等等。 她從空間觀念講到了人類的方向感。
她指出實驗室證明,現代人類的方向感很差,但是澳大利亞有一個民族,無論男女老幼,隨時隨地都能辨識出東南西北來。 她指出,這是文化差異造成的,而不是生理的不同。
在事物因果方面,她指出,實驗室觀察顯示,語言影響了人們注意事物的重點和記憶的重點使用不同語言的人,面對同一事件,注意的重點,對原因的理解和記憶,都會有所不同。

於是引出一了另一個問題:改變語言環境會改變人的理解和記憶方式嗎?
最後,萊拉講到語言在社會生活中作為社交媒介的作用。她舉了藏語中複雜的敬語為例。有些ㄧ民族的語言只有簡單的人稱代名詞,還有一些語言卻有非常複雜的人稱代名詞。這樣的區別顯然植根於特定人群的人際關係。 有些語言的動詞只是單純的動作,另外一些語言的動詞中蘊含著動作者的動機,比如藏語中故意的動作和非故意的動作,使用的是不同的詞。

萊拉用一連串問題總結她的演講:
語言是怎樣和思維方式互相影響的?
學習一種新的語言,是否也同時在學習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
具有多重語言能力的人,是否也具備多重 的思維方式?
語言和感知、概念形成、認知、記憶的關係是什麼?她請達賴喇嘛對此加以評論。
尊者說,語言對人類的感知和認知、思維方式有很大的影響,不同的語言影響了不同的思維方式。語言和思維方式都植根於大腦。現代科學研究已經找到了大腦中和語言能力相關的部位。那麼, 語言與思維方式的不同也會導致人類大腦的察覺不同嗎?語言怎樣影響大腦?怎樣影響人的情緒?怎樣影響人的感知和認知能力,將來是否可以從語言對大腦的影響來進一步研究?

萊拉對達賴喇嘛的評論和鼓勵表示非常感激。她的說明有很多知識,卻是用一連串的問題來呈現,又以一系列的問題來做總結。這是「心智與生命 」研討會上科學家最喜歡採用的方式。///

ㄧ些些~
事實上,我們必須要很小心地避免做沒有經過深思與親歷的判斷,因為在文字或語言與現實間,是很難劃清界限的。


///關於自我的概念
科學家們對「自我」的不同觀念進行了討論。 然而,佛教的「無我」觀念怎樣達成心理轉換,利益人生呢?
尊者簡短介紹了佛教「聞,思,修」這三個步驟,指出必須先了解各種知識體系,然後透過思考辨證來檢視理論是否正確,再透過修練實現內心的轉化,這三個步驟缺一不可。
瓦蘇德薇 瑞迪(Vasudevi Reddy)從兒童心理學的專業研究,討論「自我」概念的產生。
瓦蘇德薇 瑞迪專門研究兒童心理發展中對社會認知的起源,主要研究對像是嬰幼兒。她特別重視研究嬰幼兒的日常現象,這些現像是父母們或者撫養者都熟悉的,然而還沒有經過仔細的科學考察,比如孩子的互相逗弄,扮演小丑,表現欲,害羞的表現等等。 她對嬰幼兒和他人互動的研究,有助於理解文化互動的本質和影響,以及自我概念的產生和本質。 她說,科學家為了認識「自我」概念的本質,經常不得不使用語言來作為人類經驗到自我概念的媒介,也就是說,既然研究「自我」,就不得不讓「我」來說出自己的 經驗和感受。 但是,作為兒童心理學家,她指出嬰幼兒在語言和概念產生之前,早就有了人類經驗,「自我」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出現。 所以,理解「自我」,了解它是什麼,什麼時候出現,怎樣出現,為什麼會這樣出現,一應該從早期「自我」剛出現的時候著手。 瓦蘇德薇的演講主要展示嬰幼兒的早期階段,即出生前後的幾個月,她認為這幾個月的現象能一夠回答「自我」的起源等關鍵問題。 瓦蘇德薇使用了很多嬰幼兒的照片和錄影,來解釋她的發現和結論。她說嬰幼兒很早就有感知的能力。她用母親子宮中的胎兒照片顯示,胎兒是有聽覺的, 並且能顯示出臉部的情緒表情。她認胎兒能夠聽到母親的語言聲調,感受母親的情緒,並且適應母親的情緒。所以,當嬰兒出生時,這種影響就可以觀察到了。比如,嬰兒出生後的哭聲是不同的。那麼,嬰幼兒的「自我」觀念是什麼時候產生,怎樣產生的呢? 她認為,是嬰幼兒開始和他人互動,學會區別自己和他人的時候開始的。 這是出生後的什麼時候呢? 事實上,這比我們通常猜想的時候早得多。 瓦蘇德薇在大螢幕上一放了幾段影片,拍的是一個出生二十分鐘的男嬰,一個出生二十分鐘的女嬰,另一個出生十五分鐘的男嬰。 這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開始對抱著他們的人的聲音和臉部作出反應,開始努力模仿他人的臉部動作。 這是嬰幼兒在和「他者」互動,建立關係。 從這時候開始,「自我」就產生了。
瓦蘇德薇用一系列兒童心理學的專業術語來說明撫養嬰幼兒階段,笑容和觸摸對嬰兒的人格發展,建立良好的「自我」觀念和與「他者」的關係,非常重要。 她解釋了嬰幼兒成長階段,為什麼逗孩子玩耍,扮演小丑,製造驚喜等等會影響孩子的「自我」人格。 喜歡遊戲,得到遊戲機會(playfulnes)涉及到孩子性格中的開放性(openness)這對人格養成非常重要。由這些研究和發現引出結論,在養育嬰幼兒的過程,應該避免「管理型」的撫養 方式,避免一味施行規則,「做規矩」的養育風格,避免非人性化的嬰幼兒教養。
達賴喇嘛談談自己的童年成長經歷和人格形成的看法,因為尊者和其他人都不一樣,從四歲被選為達賴喇嘛後,就脫離 了父母的照顧,生活在一群男性僧侶之中。達賴喇嘛說,母親是一個非常慈愛, 擁有大愛的人,對所有的人都非常友好愛護。尊者說,他永遠記得母親慈愛的面容,母親的擁抱。他說,這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母親的懷裡,你感到安全。他說,母親的擁抱和撫摸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養成完善的人格非常重要。


自我和自私/利他的問題
喇嘛馬修李卡德說,當代西方科學和人文思潮的流行觀念認為,人的本質是自私的,特別是生物學,進化論和經濟科學,認為自私是人的一種客觀性質,自私有利於生存,是環境,競爭和進化的結果,是經濟發展的動力。自私植根於人的心理深處,就是專注於「自我」,就是「自我意識」。 由這種「人本自私」的觀點出發,當代西方科學和人文思潮通常認為,所謂「利他」的動機和行為是幼稚的,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現,提倡「利他」是一種不現實的理想主義。 佛洛伊德等西方思想家甚至把提倡利他視為一種惡。當今人類面臨著很多問題,如貧困,環境汙染和破壞,物種消失等等,而這些問題都和人們只顧自己,完全不顧他人的自私有關。比如貧困,是和貧富差距,消費主義,過份追求享受等自私行為有關。

解決這些問題也必須從克服「自私」著手。 但是人本自私的流行觀念則認為,既然人的本質是自私的,那麼這些問題是無解的,因為你不可能改變人的本質。 馬修明確反對「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這種成見。他認為,人的本性自私的觀念來自於錯誤的觀察和推導。他說,對於人的生存來說,競爭是存在的,但是競爭並不僅導致個體的自私。事實上,對人的生存來說,合作是更為重要的生存法則,因為,他用一些例子來說明, 人的幸福的第一條件是高質量的人際關係。而高質量的人際關係要求自己和周圍的人有「利他」的行為特點。///

ㄧ些些~
是的,著是現今荒腔走板的普世價值所導致的。


///馬修李卡德說科學家們早就發現,作為群體來說,有「利他」的個體組成的群體,更有生存和競爭的優勢 而對於個體來說,「利他」的行為,慷慨的心理,能夠為個體帶來快樂。 但是,有些心理學家指出,既然利他的行為能帶來快樂,所以所謂「利他」的行為其根本動機是自私的,是為了得到自己的心理快樂而去行「利他」,比如為了自己感覺良好而去匿名捐款,其實最終動機是自私的。 馬修稱這些心理學家是「自以為聰明的心理學家」。 馬修認為,人的本質,即人天生就有的潛質是趨向「利他」的。 ///

ㄧ些些~
是的,可嘆的是這種「利他」被現今的普世價值定義為「笨蛋」


///馬修李卡德在大螢幕上放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影片。用兩個玩具熊表演一段情節給一個不到一歲的孩子看,其中有個玩具熊在其他玩具熊遇到困難時就去幫助,是個「好心熊」;另外一個玩具熊很壞,別人遇到困難不僅不幫忙,還趁人之危,排擠他人。 然後讓這嬰兒選一隻自己喜歡的玩具熊結果是九五%的受試嬰兒選擇「好心熊」。 這說明人是喜歡生活在利他人群裡的,利他人群更容易合作,內部更有信任,更容易給個體帶來心靈安寧,和諧與快樂。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觀察到,沒有人 願意跟自私自利的人交朋友,誰都願意和利他的人交朋友。
利他是人的本質,自私卻是後天養成的。
這一觀點恰合佛教的利他觀念。馬修李卡德認為為了解決當今人類面臨的種種問題,應該倡導佛教的利他觀和慈悲心,在教育中提倡合作、培養利他的品質。
神經科學家理查戴維森講述了大腦神經科學的一些發現,為佛教修行作出科學解釋。他說,對冥想修行進行的神經科學研究得出結論,冥想修行有四大好處:
1.
較強的適應力,即從壓力和衝擊下恢復的能力。
2.
正面看問題的習慣。
3.
更高的注意力。
4.
更慷慨大度。
他說,大腦神經科學的實驗室觀察數據顯示,冥想修行所引起的以上四個方面的好處,有大腦二經方面的改變。 他用一些統計圖片和大腦神經結構的影像來說明這些研究發現。在對捐腎者的研究中發現,有這種利他行為的人大腦中的杏仁體比其他人大。 統計數據顯示,慷慨大度和杏仁體的體積有關,尊者聽到便問,是杏仁體大而使人更慷慨大度,還是習慣於慷慨大度而促使杏仁體更大,你有答案嗎?會不會是其他原因導致兩者發生?
理查戴維森回答說,這個問題還沒有確切答案,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回答。
戴維森還對適應力與鎮定能力的大腦機製作了說明。他說,研究證明大腦中海馬體的體積與人的適應力,鎮定能力有關,而海馬體的體積可以透過運動來增大。也就是說,運動較多的人更有適應力和鎮定力。

印度科學家辛哈教授向馬修提了一個問題。 辛哈是救助印度盲人的「普拉卡什計畫」的科學家,這個問題其實也是他向自己提的問題。 他問說你做了那麼多的慈善,遍布世界各地,幫助了上千的貧困學校,偏遠地區診所等等,但是,從底層發起的從下往上的民間公益事業,其資源和力量永遠無法和國家,政府的資源相比,面對當今世界層出不窮的問題,單靠杯水車薪的民間慈善,有用嗎?
馬修回答說,二十世紀後期人類社會有一個偉大的改變,就是世界性的NGO運動。這顯示了世界性的公民社會在形成之中。 而所謂公民社會,就是每一個個體,都開始擁有權利、責任和參與的意識,來共同面對當今世界的問題,而不再是只顧自己。這種草根性,來自底層的運動,將在新世紀從根本上改變這個世界,

尊者再一次提到那蘭陀傳統。 他說,那蘭陀傳統是一種知識傳統,就是要尋找有關世界的本質的知識。 一千多年前,那蘭陀的大師們為此而接受非佛教信仰者,即佛教所稱「外道」的挑戰,透過接受挑戰而糾正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那蘭陀的大師們並不害怕外道的知識,能夠包容和接受外道的知識,所以才有我們今天繼承的浩瀚的佛教學術經典。今天我們的對話,就是那蘭陀偉大學術傳統和西方科學的對話。那蘭陀的大師們已經給我們樹立了榜樣,這樣的對話不會降低、損害佛教,反而會豐富和提升佛教。 他說那蘭陀時代,印度是東方學衛術最先進的地方,印度的知識傳播到了其他地方。 西藏保留了最完備的那蘭陀學術經典。但是,世界不斷在改變,今天的印度已不再是世界上科學最先進的地方了。任何學術傳統如果不發展就必定會被超越,我們不能因為佛教科學和西方科學有不一致的地方,就放棄和現代科學的交流,不去學習和了解現代科學。如果害怕現代科學的力量,迴避和現代科學對話,將因小失大。尊者說,透過三十年和西方科學家的對話,他相信佛學和科學的對話一定大有益處。所以,把科學教育引入格魯派三大寺的學習,這一決定得到了格魯派高僧大德的支持。學習科學一定會佔用學僧們的學佛時間,但是不能因為佔用時間就不去學習有關世界本質的知識。這就要各寺院的堪布們好好安排學僧的時間。尊者說,他相信我們的對話是在做一件重要而有益全人類的事情。我們要從歷史的眼光來看我們今天的對話,這樣的對話將繼續下去,直到下一個世紀。

達賴喇嘛尊者說「當我開始對科學產生興趣的時候,一開始只是出自個人興趣。」 後來,他逐漸發現,佛教科學和現代科學的交流有可能造福更廣大的社會。寺院科學教育也是如此,剛開始只有數百名經過挑選的僧人參加,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僧人開始對科學教育產生興趣。科學家也是這樣,交流的成果產生了科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尤其是在專注力訓練方面。尊者說,地球上的一七十億人有責任來解決自己製造的問題 ,哪怕只有一絲幫助,也應該朝這個方向努力。尊者說大家不必感謝他,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他餘生所剩不多,解決這個世界的問題,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這樣的交流應當有全域性的宏觀目標,只有這樣交流才會繼續下去,從二十世紀延續到未來。他告誡大家要時常思考這些問題,建立新的思考模式,發展出新的解決問題方式,///

把書堪過日之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把書堪過日之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把書堪過日之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Mi tortilla (de patatas) española !
西班牙馬鈴薯煎蛋+ barley 藏餅+杏桃香蕉優格+咖啡☕️+檸檬水
Mi tortilla (de patatas) española !
西班牙馬鈴薯煎蛋+ barley 藏餅
Mi tortilla (de patatas) española !
西班牙馬鈴薯煎蛋+ barley 藏餅+杏桃香蕉優格+咖啡☕️+檸檬水

 
韭菜烘蛋+綠花椰菜🥦炒蘑菇
韭菜烘蛋+綠花椰菜🥦炒蘑菇
韭菜烘蛋
韭菜烘蛋+綠花椰菜🥦炒蘑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