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二三事~
昨日是達賴喇嘛85歲生日,夜裡燃上一盞酥油燈,以祝願這位世人的明燈。
昨日是達賴喇嘛85歲生日,夜裡燃上一盞酥油燈,以祝願這位世人的明燈。
緩步踏至陽台,抬頭是伴雲攜星的一輪明月,清透明亮,又一柔亮的明燈,忽感這「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這闕把酒問月是李白的一首哲學詩,在如此的夜細細品味,靜靜思來,實在意趣悠悠~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李白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李白
⋯⋯⋯⋯⋯⋯⋯⋯⋯⋯⋯⋯⋯⋯⋯⋯⋯⋯⋯⋯⋯⋯⋯⋯⋯⋯⋯⋯⋯⋯⋯⋯⋯
維摩詰所說經筆記
一些些~
這段經文在疫病肆虐的現今真真是盞明燈~
這段經文在疫病肆虐的現今真真是盞明燈~
//在經文中所記載的天女散花(華)
「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
……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
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也。
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
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
〈觀眾生品第七〉
〈觀眾生品第七〉
花是名詞
華是形容詞 華麗的 美麗的
華是形容詞 華麗的 美麗的
《維摩經》的這段經文,描述在維摩詰菩薩的方丈室裡,有一位菩薩化現的天女,已在那裡有十二年了,此時無量菩薩及阿羅漢,聽維摩詰菩薩說法,這位天女,拿著天花由空中撒下,當撒在菩薩們的身上時,花即掉落於地;但撒到釋迦牟尼佛的阿羅漢諸大弟子們身上時,即黏在身上不掉落了。這些大阿羅漢們見狀,覺得自己頭上、身上都黏滿了花,多難看啊!但是怎麼抖也抖不掉。
因為大菩薩們,都已斷除我執法執,生死涅槃,了無障礙;而羅漢怕生死,希望得涅槃,且不願再到生死煩惱中來度生死煩惱的眾生,這可說是因怕生死而離開生死的。羅漢雖已解脫生死,但對生死的畏懼心仍在,就好像人雖打了霍亂的預防針,而對霍亂的餘悸猶在,避之唯恐不及。菩薩就不一樣了,永遠是不憂不懼,無罣無礙。因菩薩們「已斷一切分別想故」,所以花不著身。
「分別想」即是執著想,斷分別想,即是我法二執皆斷,不將生死涅槃執為二,不將煩惱菩提執為二。羅漢未斷法執,故仍畏懼生死,譬如有人,心中怕鬼,「非人」就會趁虛而入。所謂「非人」是泛指人類以外的八部鬼神、夜叉、惡鬼、幽靈等冥界眾生。《藥師經》亦有「無有非人奪其精氣」之說。《維摩經》此處是用譬喻,有人怕鬼,鬼便上身;羅漢厭花著身,花便著身不墮。
我曾有個經驗,年輕時學騎腳踏車,一邊是田,一邊是河,我害怕腳踏車掉到河裡去,所以人騎在腳踏車上,心裡想著千萬不要掉進河中,結果害怕的事就偏偏發生,這是心裡產生害怕的時候,失去了方向之故。
我小時候住在鄉下,曾親眼目睹青蛙自動爬進蛇的口中。蛇看到青蛙時並不捕捉,只把嘴張開,紅信對著青蛙吐出,青蛙則一邊發抖一邊爬,最後卻爬到蛇的口中去了。所以有人說蛇會念咒,青蛙才會自投蛇吻。其實不是,青蛙是因為怕蛇,怕得魂不守舍,不知所措,連逃都逃不了。
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
心不要害怕
不要怕 你才安全
不要怕 你才安全
又如發生戰爭時,很多人不是因為打仗而死,而是在逃難途中死亡的。因此有此一說,在戰火密集之處,反倒是最安全的地方,很多老兵都有此體驗。所以在危險的時地,更要沈得住氣,危機即轉機。要不慌不忙。//
一些些~
這段經文在疫病肆虐的現今真真是盞明燈~
這段經文在疫病肆虐的現今真真是盞明燈~
//此處《維摩經》中的「弟子畏生死」,是指那些阿羅漢大弟子們,他們害怕生死,厭離生死,所以要住於涅槃。殊不知因為對色、聲、香、味、觸等五欲的畏懼,反使得他們易被五欲所困;如果離開對五欲的畏懼,五欲便奈何不了他們了,花既是「色」又是「香」,因為阿羅漢畏色畏香,反被天花黏住不放。
經文「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其中的「結」是煩惱的異名,又稱為「使」,為煩惱因而結集生死,故名煩惱為結。例如將我見、戒禁取見、疑,稱為三結,又將貪、瞋、慢、嫉、慳,稱為五結集,皆為煩惱之名,集有縛之意。
我們今日、明日、今年、明年不斷地造業,一念一念地集聚起來,環環相扣,就變成了煩惱的絲,結成煩惱的網,我們就為煩惱所籠罩,不得解脫了。
「習」是習氣,諸阿羅漢,已斷煩惱,唯尚未除煩惱的習氣,例如孫陀羅難陀的貪欲習氣、畢陵伽婆蹉的驕慢習氣,最有名了。大乘佛法將妄惑煩惱分作三個層次:1.現行,2.種子,3.習氣。
既伏煩惱之現行,又斷煩惱之種子,但尚有煩惱之餘習者,稱為「結習未盡」。
此「結習」阿羅漢全未斷,緣覺部分略斷,初地以上菩薩分分斷,唯佛全斷。「結習」如酒鬼、賭徒、煙槍,在戒除這些壞習慣的十年、二十年後,可能已看不出來,如僅戒除年餘,一看就看得出來,因其酗酒、睹博、抽煙的習氣猶在。
本講稿的重點是「慈悲喜捨」,有真慈悲,必能喜捨,始會以大菩提心,廣度眾生。若無「捨」心,慈悲便難著力,阿羅漢厭生死故,未捨習氣,故執涅槃而不住生死,也不能以大慈悲心,永住世間度脫眾生了。
把書堪過日之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
把書堪過日之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
把書堪過日之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
水蜜桃鬆餅 |
水蜜桃鬆餅 |
水蜜桃鬆餅 |
炒麵片 |
炒麵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