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7月28日

隨行隨筆289把書堪過日之裹鹽迎得小狸奴 盡護山房萬卷書~ 坐困愁城第126日


隨筆二三事~
自日前將幼貓從猴群環繞中帶出後,幼貓時不時就來我陽台的角落窩著,順帶將它的兄弟ㄧ並帶來說,兩隻看門貓?

後說到愛貓有癖,憐貓似兒的陸放翁,不覺又想起陸貓奴的另一闕詞《贈貓》,這是友人送了一隻小貓給陸貓奴後所作。

「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
慚愧家貧薄,寒無氈坐食無魚。」

話說宋朝風俗,有人贈貓是得給點彩禮的,喔,是贈禮,於是陸貓奴給了鹽好迎接小狸奴。小貓呢,也就成了陸大詩人的看書房貓,然後呢,陸貓奴因家貧,沒能給狸奴羊毛氈御寒,也沒能力給條小魚補補,所以對他的小貓感到很愧疚。


⋯⋯⋯⋯⋯⋯⋯⋯⋯⋯⋯⋯⋯⋯⋯⋯⋯⋯⋯⋯⋯⋯⋯⋯⋯⋯⋯⋯⋯⋯⋯⋯⋯


安住於清淨自性中
達賴喇嘛

第五章 克服苦因
四聖諦

兩種煩惱,兩種對治
現在回到煩惱情緒,我們可以將煩惱情緒區別爲兩種類型:
˙與知見連結的煩惱(見惑)
˙非與知見或信念結合的煩惱(思惑)。

例如,瞋恨與貪欲就不是由於見惑所起的煩惱。身見、邊見、邪見是屬於見惑。

五種見惑分別是:身見,意思是視五蘊為「我」或「我的」:邊見,意指常見和斷見。
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這些也通稱爲見思惑,因爲它們沒有能力對諸法的了知產生確定的程度。
兩種煩惱的區別見惑和思惑,將很自然的反映在它們各自的對治上。 例如,以慈悲觀對治瞋恚,以不淨觀對治貪欲。用這種功能作爲對治,因爲它們是完全與這兩種煩惱情緒對立的心理狀態,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對治觀。當我們禪觀慈愛對治瞋恨時,是透過慈愛來抑制瞋恨。這是對治情緒的一種方法,但與完全消除煩惱情緒的對治是不一樣的。

因此,兩種不同的對治方式是可以辨別的:一種是壓制情緒的對治,一種是消除煩惱的對治。在這個例子中,慈愛可以消除我們的瞋恨心到某種程度,所以是一種對治觀。 但瞋恨的眞正根源是無明以及執著於實有,歸結爲見思惑,因此爲了去除我們的見思惑,我們必須運用無我的智慧來對治。

不論是希望幫助他人快樂的「 慈」,還是希望他人免於痛苦的「悲」,都不是植基於對無我的了悟。這就是爲什麼他們無法根除見惑煩惱的原因」。


心的無限潛能
在此同時,還有一個面向必須了解。愛、慈悲、了悟無我,都是心的特質,都是以心爲基礎,因此不像運動競賽、體能或技術,是以身體爲基礎的東西。如果我們視一項活動像煮開水,熱的產生是因爲粗糙的物質元素,而心的特質並不依賴粗糙的生理物質,這其間有非常大的差異。財產是依賴生理物質,像是水的煮熱或是我們的體能和技術,無法發揮到無限,而是被迫限制在它們所賴以依靠的身體基礎上。一旦水離開沸點,就會再度冷卻 ,熱能也會消失,不再繼續增熱。相反的,依賴意識的特質可以無限制的發展,其所依恃的支柱不會退化,而是無始無終的。意思是,如果我們努力開發內心的某些特質,它們將會持續。

當然,在修行中,我們應該開展某些正面的經驗,但是如果沒有透過串習去加以穩定,將持續不到幾天、幾週或幾個月。它們就像我們的體能一樣,若不加以訓練就會消失,也像水離開沸點就冷卻一樣。然而,一旦我們設法達到某種程度的穩定,我們想要開展的正面能量將自然地成爲心的特質,接著它會保任,即使不需任何作意也會成爲我們的一部分。這就是開展某一特質到極致的地步對某一特質變得非常熟悉,幾乎不需要運用任何的作意。

我們的體能會衰老而且失去力量,雖然使用所有抗老化的面霜或藥丸,以及各種回復青春的治療,但慢慢的,皺紋仍會蔓延在我們臉上,我們的頭髮也會變得灰白。 不管我們如何保養自己的身體,終將會變老,我們無法阻擋這個過程。 但是意識,心的某些狀態在經過多年之後,對我們而言依然熟悉,而且在我們年老甚至病苦時還會繼續。 如果我們總是喜悅而且平靜,即使年老時,我們依然可以喜悅而平靜。所以,身體的特性終究會慢慢消失,不管我們多麼努力去維護:但是心的特性,如果我們眞正訓練並串習,將會持續很久,只要心繼續,它就可以維持。因此,我們說心的特質可以漫無限制、無邊無際的發展。


無明和煩惱可以淨化
意識本身定義爲「清楚的和會意 的」,完全沒有任何錯誤或瑕疵。 當散亂的念頭生起時,我們會對自認爲好的對象產生執著,不好的對象產生厭惡。在這些念頭的背後,是我們的心相信這些對象一如其外觀是眞實的,這才是過患。

然而,執著諸法爲實有的態度並非心的本性。如果是的話,心就無法從執著、厭惡和無明之中解脫;但心並不是這樣的。心的本質是認知和覺知的能力從來不會被染汙,也就是一般所說,「心的本質是清淨光明。」
引述自《般若經八千偈》(Eight Thousand Verse Prajnaparamita Sutra


接著我們可以說以下兩點:
˙心的本質是清淨光明
˙染汙只是 暫時的

此處「暫時的」,並非指這些染汙之前不存在,然後又突然消失了,而是說透過強有力的對治,這些染汙是可以移除的,且無法以任何方式汙染意識在認知和覺知的能力。
此處的關鍵點在於根本無明是可以淨化的,我們可以予以終止。 透過終結根本無明的因,也就是根本無明的根源,我們就可以結束根本無明的果,也就是痛苦。換言之,因爲我們已經確立根本無明可以透過強有力的對治而去除,這意味著因它所引起的所有不必要的痛苦也都可以去除。基本上,無明是業與煩惱的因,它們依次產生,而了悟無我的智慧是對於無明的強有力對治。

在某種意義上,結果如何並不是這麼重要。 當我們能運用一些強有力的方法摧毀它的根本原因時,它的果也被消除了。

爲什麼? 因爲果是依靠因。運用強有力的對治之方可以去除因。 因去除了,緣於因的果也就停止了。這就是何以將此稱爲滅諦的原因。

通常,滅諦是在我們的意識續流中;尤其,滅諦是指解脫的美妙 特質,已經去除了煩惱。畢竟,我們並不想要痛苦,當我們能運用對治方法去除痛苦的因,解脫帶給我們的確實是美妙的特質。當擺脫了我們確實不想要的東西時, 那是非常可貴的。這是一個徵兆,不應該稱做是感官上的喜悅,而是一種眞正的,恆常的快樂。


解脫與了悟的特質
稍早我們談到導致快樂的滅諦和道諦,其組成就是所謂的法寶。逐漸地,按部就班的,我們開始對治粗糙而明顯的垢障,並穩定地運用更有力的對治方法。首先,我們直接對治內心的染垢,最後它們不再生起。接著,我們要去除隱藏的習氣。慢慢的,我們開發出一種特質,可以在這些垢障和它們的種子中解脫。 直到我們已經去除了所有的煩惱和該消除的一切,得到所有的特質之後,繼續往更高層的修行道路前進。

這意指有一條「修學道」,最後進入「無學道」之道,那時我們已經消除所有煩惱,並了悟覺醒之道,已經不再需要做進一步的修學。 根據大乘佛法,當我們去除了煩惱障、所知障以及煩惱情緒背後的習氣,得到究竟解脫時,也就達到成佛的境地了。還沒有達到這個階段以前,你們必須修習消除所有的垢障,開始是面對最粗糙,最明顯的,從垢障中解脫,從第一階微細的解脫,增加到更深一層的解脫。從你爲了息滅染汙開始實踐道諦的那一刻,你就可以稱做是「修行僧團」的一員了。

因此,把這些思路串在一起,修行的僧寶以及覺悟的佛寶,兩者都是起因於法寶,也就是滅諦和道諦。當我們談到僧寶和佛寶時,我們不去分別他們的外相是多麼莊嚴,他們坐的法座有多高,或他們的法帽有多奇特。僧寶和佛寶是根據他們心識續流中無染特質的呈現來說的。 因此,法寶事實上是最重要的。因爲有法寶,才有修行的僧寶;有修行中的僧寶,才有成就的佛寶。

如果我們眞正去思維,佛寶不只是指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而是要根據特質來解釋:已經從煩惱中解脫且具有了悟的特質,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了解。在這樣的見解下,我們才可以看出法寶是三寶中最重要的。 根據法,產生了僧伽,一旦修行成就達到究竟解脫,就創造出無學道的僧寶,也就是佛寶。

如果我們僅僅根據莊嚴的外相來解釋佛,當然他的頂上有內髻 ,那是我們所沒有的。此外,釋迦牟尼佛只是一個比丘,如同龍樹、提婆和他的追隨者一般,因此,與今天的許多喇嘛比起來,他們似乎沒有太特殊。我常開玩笑說,在過去西藏人們判斷喇嘛或祖古(轉世、仁波切),是根據他有多少馬匹和隨從。當一名喇嘛有一行列的隨從時,人們會認爲他是一位大師或重要的轉世祖古,會以馨香和各種禮物供養他,並且大肆吹捧。但是如果一個簡樸的朝聖者出現,像是一個眞正博學的成就者巴楚仁波切,最好的狀況是可以得到一點烤麵粉,除此之外沒人會理他。一但他離去繼續上路,如果發現某人遺失了東西,他們都會說:「喔,一定是那個朝聖者拿去的!他看來就像是一卑鄙的人!

巴楚仁波切(Dza Paturl Rinpoche1808-87),十九世紀最偉大的西藏大師之」,他的著作《普賢上師言教》(The Words of My Perfect Teacher), 在西藏文學著作中擁有最廣大的讀者群。 他的傳記請參看紐修堪布仁波切《藍寶石-源流》,pp.223-38

 
把書堪過日之裹鹽迎得小狸奴 盡護山房萬卷書
把書堪過日之裹鹽迎得小狸奴 盡護山房萬卷書
 
黑麥麵包
 
茄子烘蛋
茄子烘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