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7月26日

隨行隨筆287把書堪過日之電影:撞死了一隻羊~ 坐困愁城第124日



隨筆二三事~
電影【撞死了一隻羊】
萬瑪才旦+ 王家衛

「如果我告訴你我的夢,也許你會遺忘它,
如果我讓你進入我的夢,那也會成為你的夢。」
~藏族諺語

荒無人煙的可可西里,司機金巴從撞死一頭羊到載上同名尋找殺父仇人的康巴漢子,超渡與復仇的兩極,看戲的入了戲,疊化著現實和夢境,進而瀰漫在生命的輪迴中~

⋯⋯⋯⋯⋯⋯⋯⋯⋯⋯⋯⋯⋯⋯⋯⋯⋯⋯⋯⋯⋯⋯⋯⋯⋯⋯⋯⋯⋯⋯⋯⋯⋯


安住於清淨自性中
達賴喇嘛

第四章 意識

生理物質的連續性
看看周遭的外在世界,由於特殊的因緣,當然就會改變或轉化,但仍像物質或事件一樣有一個潛在的連續性。我們可以拿一朵花或是任何人的身體做例子。組成這朵花或我們身體的物質,是連續性的一部分。每種情況都是依賴先前的狀況,可以回溯到宇宙形成之時。這朵花的潛力在宇宙形成之初 ,其最微細的部分便已經出現了。

佛教的宇宙論談到四個時期或劫,宇宙系統的歷史有:成、住、壞、空四劫。

在空劫時期,有「空粒子」存在 ,這些微粒就像建築塊一樣,新宇宙所有生理物質由此形成,包括人的身體。

無論如何,生理物質必須來自於有相似特性的東西,換言之,必須先有一個具有生理物質的東西。

回到意識,它是非實體的,無外觀、顏色、形狀,除了有經驗的能力之外 ,意識什麼也不是,而且意識也必須從一些類似的東西產生。意識在表面上改變了,但這些改變的底下是一個連續體,是清楚和了知的基本能力,是從稍早的同樣能力產生出來的。

讓我們回溯物質的連續體。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在我前面的這朵花是來自ㄧ顆種子,那顆種子來自另一朵花,花又來自個別的種子等等,我們幾乎談到了這朵花的「前世」。在比較微細的層次,花只是一個連續體,但是花當然也歷經了各種的化現。 根據特殊的因緣,花在外觀上會改變,從一個化現到另一個,可能會變不同的顏色或是不同的大小。 如果我們能夠追溯花的血統,就會找到一個類似型態的連續體。 這是無生命物質進化的情況,透過生理物質的循環,一個化現接著先前類似的化現而生。
然而,這個物質的連續體未能說明我們的意識經驗,也就是覺受 和認知的能力。如一般所見,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身體是意識的支柱,是根據先前類似型態的因,且源自生理物質的連續性,是從宇宙形成之時就出現的。 雖然意識是依靠這個粗糙的身體,但我們很難說意識是源自相同的物質連續體。我先前已經解釋過,更可能的情況是,意識是來自於微細的意識連續體。

達賴削嘛關於這個主題的解釋,一九九一年曾在紐約給予這個法教,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書》(pp. 93-94)中有引過。

意識的微細程度
意識的微細程度,取決於支持它的細微狀態。 支持越細微,意識的程度就越微細。 例如,醒時的意識較粗糙,其運作是依據粗糙型態的氣能量。 夢中意識會比醒時的意識微細,也是依據相對較細微的氣能量運作。 當我們昏倒或暫時失去知覺時,氣能量只有非常輕微的運作。 因此,我認爲是有可能根據它們個別支持的不同,來說明這些意識的變化。

在任何情況下,當我們接觸到意識最微細的層面時,某些程度上仍要依靠著身體 ,但本質上它是獨立的。這是經過某些禪修者的經驗所支持。當然,我不認爲所有我們聽到關於這些的東西都必然是眞實的,可能有些錯誤或是誇大其詞 ,但有些人明確的聲稱他經驗到所謂的「睡夢身」,那是截然不同於平常的肉體身。 我知道有一個人,他的母親有這種經驗,而且接連幾天經歷「出體經驗」,事後她做了清晰的描述。 這的確發生過。 人們經驗過出體旅遊,而且能夠描述出體後發生在遠處的事,這顯示心依賴身,但並不是絕對的。 在某些層次上,當我們碰觸到意識的最微細程度時,它能獨立運作,心可以獨立於粗糙的肉體身之外。

意識的連續性
如果做個總結,在無生命物質方面,存在一個類似型態的連續體。 至於有情眾生則是有一個構成身體的生理物質連續體。然而,與身體視爲一體的意識,必須單獨的看待。如果不是這樣的情況,我們可能與父母分享相同的意識經驗。我們的身體是由父母的精卵發展而來,易言之,是由他們的肉體身延續而來。如果我們的意識也是由同樣的生理物質發展出來,就會和我們的父母一樣,會分享同樣的經驗,但情況並不是這樣。
在肉體身的例子,可以說和無生命物質類似,在此範圍內是依據生理物質的連續性而發生。但我們必須說,意識依賴此肉體身的狀況是不同的。

如果我們試著查明生理物質連續性的明確起源,會變得非常含糊難解。同樣的,我們也很難論斷意識的明確起源,它被定義爲清楚的、認知的、是經驗的基本能力。如果我們論斷生理物質或意識的起源,就很可能把起源歸於某種不同本質的東西,或是歸於沒有一個原因。兩種可能性都無法令人滿足,同時也經不起邏輯檢驗。

當我們用「有情眾生」這個標籤時,主要是根據意識爲基礎。 「人」或「動物」這個詞,主要是用在區別身體的型態。但當我們說「有情眾生」或「人」時,我們是在談論一件事,也就是有體驗苦樂的能力。 我們對於「我」或「自我」的觀念,主要是與我們的意識續流有關。 如果肉體身是這個自我感覺的基礎,我們也可能把無生命的對象視爲有情。 所以,是感覺與認知事物的能力區隔了有情眾生和無生命的物質,這使得它們有所不同。
在有情眾生的例子,「我」或自我的感覺被視爲與意識續流爲一體的,因爲我們無法論斷此一意識續流的起源,同樣的,我們也無法談論自我或個人的起源 。因爲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斷意識續流,且意識續流也沒有終止。事實上,意識續流是無始無終的,因此,個人或自我也視爲和意識續流一樣無始無終。

然而,我們看到這連續體有留一些變化的空間。其原理就是有一個連續性,但卻是不斷改變。舉我們此生所擁有的身體爲例,誠然,身體有一個連續性,不管年齡如何,其中有一個相同的身體,但變化卻一直在進行。對一些人,我們會說他們年輕,一旦他們的年齡增長,身體的外觀也改變後,我們會說他們年老。所以有一些改變的特徵,但它有一個連續性,讓我們可以把這一個人生命的不同階段連結起來。 在同一時刻,它擁有連續性,但同時也在改變中。

同樣的,在意識續流方面,在我們年輕和年老之間有一個連續性。 同時,我們的生命中會有一個階段懵懂無知且學習不多;接著當我們受過教育,這個意識續流就會變得充滿智慧和經驗。

這樣,我們就可以識別意識續流中的不同階段和時刻。從宏觀的觀點來看,可以說,如同有一個無明的階段和一個智慧的階段一樣,也會有一些時候意識是和身體所連結,有些階段意識卻和其他的形體所連結。 我們也可以談談不同階段意識續流的特質:它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遮障,類似的煩惱情緒也會不同。不管是人、動物,還是其他眾生,都有不同的意識狀態,當負面的情緒慢慢減少並消失時,正面的與建設性的特質就變得強大。很顯然的,我們可以從一個狀態到另一個狀態,從世間人無明顚倒的逐漸覺悟的狀態,直到最後成佛彰顯佛性的全知狀態。 我們的意識也一樣,呈現出「連續性」與「變化」的雙重特性。

 
把書堪過日之電影:撞死了一隻羊
 













把書堪過日之電影:撞死了一隻羊



西班牙馬鈴薯煎蛋+黑麥麵包
西班牙馬鈴薯煎蛋+黑麥麵包
 
青椒蛋炒飯

青椒蛋炒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