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7月18日

隨行隨筆279把書堪過日之達賴喇嘛尊者為大眾傳授月稱菩薩 《 入中論》~坐困愁城第116日


隨筆二三事~
達賴喇嘛尊者為大眾傳授月稱菩薩 入中論》
法本:https://bit.ly/3gbc2ls



福慧雙修首先是佈施,由此生起歡樂覺受。
佈施並非教義,而是秉持想幫助他人的心。
福慧雙修必須無有間斷的去精進。



第二品 持戒的益處
今生能得到知心的好朋友,也能受他人的尊敬,並能積壘來世的功德。



第三品 修習忍辱的重要
「若已作害而瞋他 瞋他已作豈能除?
是故瞋他定無益 且與後世義相違」



這是說,已經發生的傷害,並不會因爲憤怒或報負而消失,因爲傷害已成事實,繼續停留在內心的憤怒或報負的心只會持續傷害自己,與其如此不如選擇寬恕,過去已經過去了,忍辱能使心絕斷將來持續受傷害的可能。



「使色不美引非善 辨理非理慧被奪
不忍令速墮惡趣 忍招違前諸功德」

又說憤怒和仇恨的心會讓我們失去理智,內心的平靜被摧毀,變的面目可憎,醜陋不堪,因內心的不平靜導致免疫系統失調,身體健康受到危害,為了傷害你的人使自己變得醜陋還失去健康,真真何苦來哉!//





ㄧ些些~
我想是否寬恕是另一說,但「止損」確是事實,你若無情我便休,放開、轉身便是。



「是否我們抗拒的了別人的妄念,卻掙脫不開自己的執念 ?
曾經我如此對自己提問。


我想,但凡ㄧ敗塗地,皆源自ㄧ念 「不甘心」
所謂的放過別人,實際上是放過自己。此後天高地闊,才能真正的贏回自己。


「止損」,損失的就損失了,也不是輸不起,但別賠光自己
從容面對自己的損失,然後瀟洒的轉過身,自此帶著自己的良善走那天高地闊的路途。
別讓自己走入漩渦中的狹礙之地,更別去承擔狹隘之人的推責言論。
選擇遠離旋渦,離開旋渦後再「回看」;
曾經的好,至今仍是好;
曾經的不好,至今也仍是不好;
不需要刻意遺忘,也不需要自欺,更不需要寬恕。
讓事物回歸它最原來的面貌。
既已遠離了,所以正可若金剛經最後的偈語:


「ㄧ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所有曾經的好與壞皆作如是觀。
「善良」,更要有智慧讓自己始終善良;任他浮生多態我自始終如一的保有「善良」,「良善」才是人生一世最深而重之的意義。


亦讓曾經的喜怒哀樂造就強大的自己,然而讓自己「安然的過完此生」便是我所認為的最為強大的自己。


所謂花開有期,花落有期,世間萬物皆是「逾期不候」。
然而我自學習看待自己在這場紅塵繁華中,其盛極頹敗的各樣之美;花開盛時固然極美,「留得枯荷聽雨聲」亦是美極 !
by meng





//第五品 菩提心難勝地
「大士住於難勝地 一切諸魔莫能勝 靜慮增勝極善知 善慧諸諦微妙性」



修習奢摩他以達專注一境





第六品 菩提心現前地

追隨善知識的重要



「現前住於正定心 正等覺法皆現前 現見緣起真實性 由住般若得滅定」



「如有目者能引導 無量盲人到止境 如是智慧能攝取 無眼功德趣勝果」



這是說最大的幸福是來自內心的滿足,而非物質的滿足。然而內心的滿足是需要有相關的知識和學問,才能讓內心真正的寧靜,也才能真正建立內心的寧靜,然後試著成為他人的明燈,引領其他無明之人。



唯識派認為一切為心造是與量子物理的觀察方式、思維非常相似的,從外境上是沒有任何獨立存在的事物,如果執著於外境那就去尋找,可是確找不到外在建構物理的最終立足點,因此沒有任何的東西可以建構外在真實的事物,所以一切的存在都是內心反射出來的,所以說一切為心造



但中觀應成派認為如同外境,去尋找是找不到的,所以事物的存在法只是很單純的名識施設而有,所以是無自性
一切的有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有,而是名識施設而有,僅此而已。



⋯⋯⋯⋯⋯⋯⋯⋯⋯⋯⋯⋯⋯⋯⋯⋯⋯⋯⋯⋯⋯⋯⋯⋯⋯⋯⋯⋯⋯⋯⋯⋯⋯





Q1. 名言有必須安立其量,然而,有情相續中,除現證空性根本定以外的認知都是錯誤認知,那麼,應成派以何理證明「名言有」?



A1. 應成派的中論師說到沒有任何ㄧ法是實體存在的,什麼是有和沒有,他的界定標準在哪裏呢?


有和沒有都並非實體,所以有和沒有的界別不在實體有或實體沒有,一切都是名識施設而有的概念。

「自性若已成 安置彼實性 復何需依賴
最初說我而執我,次言我所則著法,如水車轉無自在,緣生興悲我敬禮
慧見煩惱諸過患,皆從薩迦耶見生
如觀察車七相無,由餘世間共許有。」



所有ㄧ切事喔去尋找都是找不到的。



「非陰不離陰 此彼不相在 如來不有陰 何處有如來」



如果不被世間通俗的說法中認定而有而感到滿足,想要超越這個門檻,從事物的實體本身去尋找他的存在是找不到的,所以一切的作用和屬性都是在通俗說法中而有的,是在世間通俗說法中所產生的而已,施設處蘊體,從蘊體中去尋找是找不到的,蘊體之外去尋找也是找不到的,可並不是沒有,因為有我的身體、我的心、我的感受,這些世間通俗的說法中是合理的,是被認定的,只是名識施設而有,僅此而已。


但如何安立名識施設而有,他本身是無自性的,他不是獨立存在的,他是依賴他者而有,所以如果我們在無自性上體會就是只剩下無奈的名識施設而有的選擇,然後我們就慢慢會有感受ㄧ切作用和屬性在名識施設而有中仍可產生。//





一些些~
就如同科學家的實驗結果,是由所做實驗的方法或工具而產生。





// Q2. “所知障如何阻礙我們同時間現證一切法?



A2. “所知障也可以被認為二諦義體性,義的執著。
空性源自觀待、依賴,所以空性不是否定的意思,空性不是否定諸法的存在,空性是否定諸法以自己的力量而存在,因為不是自立而有,所以必須依賴他者而有,所以緣起的思維必需依賴著某個有法而去思維,某個事物而去思維,所以說到

「色不亦空 空不亦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是根據一個事物而去說到二諦為體性義的論述,凡體義而體性義。



⋯⋯⋯⋯⋯⋯⋯⋯⋯⋯⋯⋯⋯⋯⋯⋯⋯⋯⋯⋯⋯⋯⋯⋯⋯⋯⋯⋯⋯⋯⋯⋯⋯





有請問:名言有必須安立其量,然而,有情相續中,除現證空性根本定以外的認知都是錯誤認知,那麼,應成派以何理證明「名言有」?



法王達賴喇嘛尊者回答: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應成派中論師說到__沒有任何一法是實體存在。那麼,界定「有」與「沒有」(無)的標準是如何?有、無都不是實體存在,所以並不是以實體有、實體無而界定有、無。

《入中論》中說到「一切名識施設而有」的觀點,如文:

「瓶衣帳軍林鬘樹,舍宅小車旅舍等,應知皆如眾生說,由佛不與世諍故。」



其後又說:「如觀察車七相無,由餘世間共許有。」

所有一切事物,尋找之後都是找不到的。比如,尋找佛也是找不到的(觀擇尋找佛,無有所得義),如文:

「非陰不離陰,此彼不相在,如來不有陰,何處有如來。」



如《寶鬘論》中也說,尋找士夫無有所得義,如文:

「士夫非地水,非火風非空,非識非一切,何者是士夫。」

若是不滿足於「世間通俗認定而有」,超越於此,更去尋找事物實體的存在,則是根本找不到。因為從事物實體本身去尋找其存在,根本找不到的緣故(觀擇尋找事物實體存在無有所得義),所以,一切的作用與性質都是於世間通俗的說法中而有、在世間通俗的認定中所產生而已(世間無害名言量成立而有)。



以尋找我而言,士夫非地水,非火風及空,非識非一切,何者是士夫?施設處__蘊體,從蘊體中尋找我找不到(觀擇施設處蘊體找不到我),蘊體以外去尋找我也找不到(觀擇異於施設處蘊體的他法,也找不到我);然而,並不是沒有我,因為有我的身體、我的感受、我的心,這在世間通俗的說法當中是合理的,世間通俗認定我的利與害作用。同樣的,尋找佛雖找不到(觀擇尋找佛,無有所得義),但是,在世間通俗說法中是存在的,僅此而已(唯世間無害名言量成立而存在)。如果認定他是沒有的,但是,我們於感受上可以證明他的存在,世間通俗的說法上他是存在的。諸法、諸事物,並非如同我們所見般實體存在、並非以自己的力量而有之存在(由自方之力成立而存在),因為這一點被破除的緣故,所以,它的存在是「名識施設而有」僅此而已(唯名言安立而有)。

宗大師於《入中論善顯密義疏》中說到,學習中觀宗,最困難的關鍵點,就是:於唯名言施設而有的概念下,如何坦然安立諸法的作用與性質。(唯名言安立與成立作用性質不相違)。這是最困難的一點。



在遮除這個難處之前,首先,我們需要好好觀察__無任一法以自己的力量而有。因為,一切的作用與性質並不是以事物自己的力量而有的緣故,所以,其存在的情狀就只是抽象而已,唯是世間通俗名識認定中而有,僅此而已。無自性的概念,若是強烈,你最終只能選擇名識施設而有,否則,你始終會認為「施設處上必須有自己的力量,而產生自己的作用與性質」,這就如同自續派所認定的。但實際上,並沒有任何一個作用與性質被尋找到。



這就如同昨天說到「四種應成過患」,其中的「應成聖者定滅事物之過患」及「應成世俗諦為理智所堪忍之過患」,認識此二種過患,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一切都是名識施設而有,僅此而已。



當你對空性的理解有更深一層的覺受時,那麼,你就會逐漸接受__這一切都是「世間通俗名識認定中而有其作用與性質」,僅此而已__對此就會有所感受了。



經部師說無我;唯識師也說無我,而且說得強而有力;中觀師也說無我,以無我論為重點而闡述。但是,從自續派以下認為,尋找我必須找得到,因此說到「事例第六意識」;然而,應成派則認為,存在的不需要從境上而有,所以根本尋找不到。如是產生分歧的見解。



總之,如果我們對於「無自性」有所體會,那麼就只能選擇「名識施設有」,之後你就會逐漸認識到,一切作用與性質於名識施設中仍能產生。



Q3. 有請問:因為緣起,所以我們能安立一切為「名言有」;但是,我們如何看待「緣起」本身也是「施設而有」?

達賴喇嘛尊者回答:
觀察尋找之後找不到任何一物(觀擇尋找,無所有得義),但是並非不存在,我們確實感受到它的存在,所以,最終你只能選擇在世間通俗的說法中認定為有(唯世間名言量成立),僅是如此認定的「有」,僅此而已。但是,從自續派以下認為——如此認定的有,不堪為有;而是必須有「從境上成立之實體」,如此才堪為有。如是,在「有」的基礎上論述所破「諦實有」之類的內涵。
從自續派以下認為,「有」或「無」的界定標準,是以「從境上產生其效應」(從境自己方面成立)而決定。但是,應成派則認為,在名識施設的認定中仍能產生其作用與性質,所以,「有」或「無」與「從境上而有」是毫無相關。名識施設而有(唯名言安立而有)並非以其他理由成立,而是因為完全破除自性成立,自然就隨順成辦「名識施設而有」的內涵。

 
把書堪過日之達賴喇嘛尊者為大眾傳授月稱菩薩 入中論》
 


把書堪過日之達賴喇嘛尊者為大眾傳授月稱菩薩 入中論》


 
把書堪過日之非陰不離陰 此彼不相在 如來不有陰 何處有如來
 



把書堪過日之非陰不離陰 此彼不相在 如來不有陰 何處有如來


 
馬鈴薯蛋沙拉+黑麥麵包
馬鈴薯蛋沙拉+黑麥麵包

涼伴黃瓜🥒
麻醬拌麵+涼伴黃瓜🥒

麻醬拌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