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二三事
濛濛的雨幕中忽爾想起王禹偁的點絳唇·雨恨雲愁
「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
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
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
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
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這雨恨雲愁的,便也是江南依舊稱佳麗~
⋯⋯⋯⋯⋯⋯⋯⋯⋯⋯⋯⋯⋯⋯⋯⋯⋯⋯⋯⋯⋯⋯⋯⋯⋯⋯⋯⋯⋯⋯⋯⋯⋯⋯⋯⋯
藏族宗教史之實地研究
李安宅
李安宅
(七)一般總結
//教派的不同,通常被了解較少的人所誇大,有學問的喇嘛的看法則不是如此,因為在他們看來,教派的不同不過是學者不同的水平要求不同的滿足方法而已。 先天的遺傳和後天的文化既對所有的人不相同,則要充分發展一個人的人格即有不同的方法。 為了給每個人一個機會,佛教才給各種方法和觀點以適應不同的要求。 可是歸根結底的目的則永遠是最後解脫。 小乘(Hinayana)是為了個人解脫的;而大乘(Mahayana)則使個人有可能幫助旁人解脫。 這乃是盡人皆知的事。
//教派的不同,通常被了解較少的人所誇大,有學問的喇嘛的看法則不是如此,因為在他們看來,教派的不同不過是學者不同的水平要求不同的滿足方法而已。 先天的遺傳和後天的文化既對所有的人不相同,則要充分發展一個人的人格即有不同的方法。 為了給每個人一個機會,佛教才給各種方法和觀點以適應不同的要求。 可是歸根結底的目的則永遠是最後解脫。 小乘(Hinayana)是為了個人解脫的;而大乘(Mahayana)則使個人有可能幫助旁人解脫。 這乃是盡人皆知的事。
至於顯教和密教的教導,則不是那樣容易理解的。 為什麼要有密教? 因為對於沒有準備則無法理解的人,容易誤解。 耶穌曾經說過,對於公眾,他用比喻;對於門徒,則說實話。 這不但對於每種宗教如此,就是日常說話也要看聽話的人理解能力如何。 但代表後期印度佛教的藏族佛教中,有許多怪異的神像,特別是男女擁抱的神像,以致產生各種誤解。 這些神像,有的學者認為是原始性崇拜的遺留。 在任何宗教中,都可追溯陽物崇拜的各種表現。 基督教每餐向上帝祈禱,也可說是原始文化的遺留,當時人類對於自然的控制,還實在有限,不能保證飲食有充足的供應。 可是這樣的歷史解釋,不能滿足現代生活中耶穌教徒對於祈禱的作用。 所以,不管密宗佛教有多少原始的內容,也不能幫助我們了解今日的喇嘛在練習密宗時實際的心理過程。
根據有學問的喇嘛的解釋,顯宗佛教是一種棄世之道,可以求得智慧,以知現象世界的不善和無常。 那是努力提升自己,不受由母體中出生而有物質限制。 密宗佛教,不管是否起源於原始狀況,在理論上則較顯宗為進步。 因為凡已有者均視為固然,而將已有加以利用,以求得理論認識和靈性發展。 所以提升的過程,不再是物質身體的放棄,而是利用物質身體。 所以密宗教徒嘲笑顯教的唯心論者,說放棄物質身體等於追求影子,放棄造成影子的東西,不承認那個東西,一但物體與心靈的矛盾被承認,便永遠糾纏不清。 不管是物質還是心靈,有一方特別重要,就糾纏不清。 //
ㄧ些些~
只要認識,不須排遣。
只要認識,不須排遣。
//假如任何一方作為出發點,都視為“固然”,視為“本性”,則可對於任何事物沒有偏見,沒有誤解,一視同仁。 當一個人沒有偏見,沒有誤解的時候,則他是“自由”本身,這就是解脫或得救或永存的意義。 根據密宗經典的一段話:“好徒眾,基本上任何是就是是。本性,包括你自己,本來不是糾纏的,為什麼要避免糾纏呢?本來不被誘惑的,為什麼要避開它尋求真理呢?
另一段說道:“行為而沒有了解,是盲目的,了解而沒有實踐,是淺薄的。當二者為一,便有自我控制。”這個自我控制,自然不是抑制,而是自由。 任何懶人都不能享它。 那是正確努力力或思想與行為現實的結果。
用正確的理解和實踐,求得對於事物的適應,以獲得控制,一般叫作科學態度。 但在人的領域,不管是個人的,還是社會的,態度在變得科學的過程中是落後了。 我們才開始認識到,社會不能被詛咒它的人所改變。 想發展真理的人,要提高真理的人,必須認識真理本身的價值。 參加它的活動,而不與它隔離,徒然指手畫腳。 在這一方面,佛教的密宗教導,對於世界和他自己都是站在同一立場上。 心靈分析已開始深入人們的心理深處,追求可能的能量。 一事是清楚的,抑制沒有用,通過提高而使能量轉向。 傳統的道德和一般顯宗佛教,都以控制告終,而密宗佛教則敢於正視現實,而有意識地求得昇華。
回到奇怪的神像,意思是在自我意識中用神像喚起自然存在的事物,如神的憤怒像,喚起自身的憤怒感。 他如貪、痴、慾望、無知等,都是一樣。 一旦把它們視為自然,便把它們放入應有地位。 這便是發展全面人格,然後到了最後階段,神像不再需要,所有在身體內部有的東西,都可自由進入軌道。 當自己可以自由地指揮一切,那就是自生的、自由的,免於生命輪迴的,即在此時此地進入涅槃(Nirvana)。//
ㄧ些些~
「解脫」是指完全不受約束的境界,完全地自在。
所以「解脫」之道在「應無所住」。
「唯因無常,方能流轉;唯知生死,方能無畏;唯其無畏,方能自在。」
無論身處何處,任它世事流轉,悲喜離合,緣起緣滅都能自由自在便是「解脫」。
所以「解脫」之道在「應無所住」。
「唯因無常,方能流轉;唯知生死,方能無畏;唯其無畏,方能自在。」
無論身處何處,任它世事流轉,悲喜離合,緣起緣滅都能自由自在便是「解脫」。
又如維摩詰所說經所說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
入涅槃者未必要斷煩惱,能入涅槃者,即是宴坐禪修。
雖現煩惱相,但內心是不執生死也不執涅槃的。
涅槃是寂靜、寂滅之意,
寂是不動,滅是不存在。
心裡的煩惱已經不動,沒有起伏的煩惱心,煩惱根本不存在,故也不必蓄意要斷煩惱,就是涅槃了。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
入涅槃者未必要斷煩惱,能入涅槃者,即是宴坐禪修。
雖現煩惱相,但內心是不執生死也不執涅槃的。
涅槃是寂靜、寂滅之意,
寂是不動,滅是不存在。
心裡的煩惱已經不動,沒有起伏的煩惱心,煩惱根本不存在,故也不必蓄意要斷煩惱,就是涅槃了。
⋯⋯⋯⋯⋯⋯⋯⋯⋯⋯⋯⋯⋯⋯⋯⋯⋯⋯⋯⋯⋯⋯⋯⋯⋯⋯⋯⋯⋯⋯⋯⋯⋯⋯⋯⋯
維摩詰所說經筆記
時維摩詰來謂我(阿那律)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見,為作相耶?無作相耶?假使作相,則與外道五通等,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
〈弟子品第三〉
〈弟子品第三〉
阿那律是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中的天眼第一,天眼可以看到肉眼見不到之事物,可看到最遠、最近、最大、最小之事物,肉眼則太近、太遠、太大、太小、太粗、太細均看不到;天眼可以無遠弗屆,且無微不至;天眼又能預先見到將來要發生的事態。到了這種程度,究竟有否看到東西呢?如果執著所看到的都是真實不虛的話,那就跟外道的五通仙人相同了。
凡夫外道,也可能有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這些由以自我為中心的「我」所發出的特異功能,非一般人的感官所能發生,在外道稱之為五通。天、鬼、神,都可有或大或小的五通,天及鬼皆是以果報而得神通,人類則有修得及報得的兩種。
羅漢已得解脫,已斷生死煩惱,有的得六通(即是五通加漏盡通),有的雖已證無漏果位,卻未必發起神通。外道的神通,皆是有我有相的,所以雖有神通,並未解脫。羅漢的神通是無相無我的,故已解脫
有相=有執著
「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相;有心相、有物相,均為有相,是執著,不是真正的佛法。」
如果是「無作相」,即是無為相,那就是有相等於無相,無作相是不做善惡無記等有漏業相的。既是無相,就不用肉眼,天眼也看不見了,此即是捨了諸有相及無相。
阿那律已經是阿羅漢,因此他的天眼應不是有相的;如果還執著有相,就不是阿羅漢了。可是天眼所見,怎能說是無相呢?所以阿那律不知如何回答維摩詰居士。
因此維摩詰居士則告訴阿那律:「有佛世尊,得真天眼」。阿羅漢所得,叫天眼明,非天眼通。諸位有否聽過「三明六通」的名詞,是阿羅漢得。所謂三明,即是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而佛的天眼,又高於阿羅漢,是究竟的天眼,故名「真天眼」。天眼、漏盡、宿命,在阿羅漢稱三明,在佛謂三達。
佛也用不到著意使用天眼,佛經常生活在定慧不二的三昧境界,故也不須使用天眼,就能見到一切諸佛的國土,因為諸佛國土之間,非一相非異相,乃是「不以」相對的「二相」來看諸佛國土的一切現象。示意阿那律,當捨天眼的功能,亦捨天眼所見相,才能體會佛的真天眼真智慧是什麼境界。
「真天眼」是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佛經中說:「如來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這是非常微妙的,佛沒有一個時間不在定中,雖然處處應化、處處度眾生,他仍常在三昧中。
三昧是定慧相融而得解脫的功能。
既是「三昧」,一定是不動的、無相的、寂靜的,但是佛的心中無物,所以不為所動,佛的智慧如海,慈悲如父,所以能見一切諸佛國土,能度一切眾生。
以釋迦牟尼為例,他從這個娑婆世界可以看到十方世界的一切諸佛國土,所有一切十方諸佛都在他們的國土上說法度眾生,雖見諸佛國土,此土與彼土不以二相分別。
「二相」的意思是分別相。不以二相,是說一切諸佛國土等於一佛國土,一切諸佛等於一佛。為什麼?佛佛平等,佛土平等。諸佛的法身遍虛空、等法界。一尊佛如此,尊尊佛均是如此,每一尊佛各以其願力形成諸佛淨土,但每一尊佛的法身遍於一切國土,其功德亦遍於一切虛空。因此,雖見一切諸佛國土,心中無差別相,如見一佛國土。
佛是無相
好比說,今天有二千五百位聽眾菩薩在此聽法,我是看著、對著每一位聽眾來講,而在我心中應該是視同只有一個聽眾,把諸位菩薩當成是一尊菩薩來講《維摩經》。否則每講一句一段,要看看二千五百位聽眾每一位的反應,這場演講就很難講得下去了。所以我演講時,無論多少人聽,都把他們當作是一個人。
「不以二相」,實際上就是無定相亦無異相,也就是「捨」相。慈悲布施的人一定要做大布施、全心布施、無限布施,不能有一定的對象,心中若有特定的對象,這一定是有限的有相布施。
此段是以佛的真天眼來做慈悲喜捨的說明,阿羅漢的天眼,尚無法達到這樣的境界,我們雖不是佛,也不是阿羅漢,但不妨試著去學習、練習。
把書堪過日之雨恨雲愁 江南依舊稱佳麗 |
水蜜桃鬆餅,蛋糕概念
|
水蜜桃鬆餅,蛋糕概念 |
水蜜桃鬆餅,蛋糕概念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