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城二三事~
印度武漢肺炎病例破30萬人確診~
⋯⋯⋯⋯⋯⋯⋯⋯⋯⋯⋯⋯⋯⋯⋯⋯⋯⋯⋯⋯⋯⋯⋯⋯⋯⋯⋯⋯⋯⋯⋯⋯⋯⋯⋯⋯
隨筆二三事~
又是虛脫的購物日~
上午購物完,中午外帶羊肉momo 🥟到友人家ㄧ起午餐,閒話ㄧ下午~
所謂社交距離就是天邊一朵雲~😅
又是虛脫的購物日~
上午購物完,中午外帶羊肉momo 🥟到友人家ㄧ起午餐,閒話ㄧ下午~
所謂社交距離就是天邊一朵雲~😅
友人給了ㄧ堆紓困品,最後又大包小包的回家了🤣🤣🤣
有口罩啊口罩,有蔬菜,有奶油,有補血藏藥,還有裁縫阿佳的藏式手作的小包包(說給我放護照❤️)及ㄧ件GAP 皮外套,阿佳說這外套太小了,我認識的人裡只有妳能穿了😅~
有口罩啊口罩,有蔬菜,有奶油,有補血藏藥,還有裁縫阿佳的藏式手作的小包包(說給我放護照❤️)及ㄧ件GAP 皮外套,阿佳說這外套太小了,我認識的人裡只有妳能穿了😅~
友人:印度越來越嚴重了,妳回台灣吧!
回:不回喔!
友人:為什麼?
回:生死有命。
友人:⋯⋯⋯⋯
Os 其實就是懶得動,懶到能置生死於度外~ 😝
回:不回喔!
友人:為什麼?
回:生死有命。
友人:⋯⋯⋯⋯
Os 其實就是懶得動,懶到能置生死於度外~ 😝
⋯⋯⋯⋯⋯⋯⋯⋯⋯⋯⋯⋯⋯⋯⋯⋯⋯⋯⋯⋯⋯⋯⋯⋯⋯⋯⋯⋯⋯⋯⋯⋯⋯⋯⋯⋯
維摩詰所說經筆記
四無量心的意涵
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維摩詰)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
〈觀眾生品第七〉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維摩詰)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
〈觀眾生品第七〉
慈與悲兩字,在佛教聖典裡是可合可分的,經常卻是合起來用的。梵文的慈與悲是兩個不同的字,但也可以結合在一起用的。例如《大智度論》卷二七云:「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慈」能與樂,慈能給眾生快樂、和樂、歡樂、喜樂。
「悲 」能拔苦,悲能為眾生解脫痛苦,煩惱的苦,生死的苦,種種災難的苦。
而悲心是從慈心產生的。
「悲 」能拔苦,悲能為眾生解脫痛苦,煩惱的苦,生死的苦,種種災難的苦。
而悲心是從慈心產生的。
又在《大智度論》卷二〇及《佛持論》與《涅槃經》說,慈悲有三種:眾生緣慈悲,以一慈悲心,等視十方一切眾生,如父母兄弟等的親人。法緣慈悲,此乃三乘聖人境界,既斷煩惱,已無我相及一異相,故欲一心拔濟眾生隨順其意拔苦與樂。無緣慈悲,此唯佛的境界,諸佛不住有為,不住無為,不住過去現在未來,故無所緣境界,但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受煩惱苦,佛則不為什麼而讓眾生自然獲得拔苦與樂的利益。
悲心是從慈心產生的。
初發心的菩薩,能做到第一階段的眾生緣慈悲,已經很好。若見有眾生因飢餓苦,則給與食物,令其飽足解決飢餓之苦而生歡喜,其動機及發心既是慈亦是悲,但這布施的行為則是屬於悲行。我們常聽說,菩薩發大「悲」願,就是因不忍心見眾生受苦受難,而欲予救拔,令其離苦得樂。如僅係心中發了悲願,卻還沒有行為表現出來,也有用。雖沒有辦法馬上兌現,既然發了悲願,終有一天能夠做到。
悲願→心願、承諾→對一切眾生承諾
悲就是以一切功德來布施
財布施→財力、物質
法布施→智慧、佛法
無畏布施→道德、行為、品德要好
悲就是以一切功德來布施
財布施→財力、物質
法布施→智慧、佛法
無畏布施→道德、行為、品德要好
《維摩經》所說的「真實慈」,是第三階段的無緣慈悲。
所以該經要說:「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一共舉出了二十九個項目,來說明真實慈的內容。
如果不發悲願,等於沒有度眾生的意願,也就不太可能會盡自己的一切能力去學習、充實、成長,進而幫助他人,所以悲願可說是對一切眾生的承諾。
《維摩經》說的:「何謂為悲?」就是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布施給一切的眾生。通常稱為迴向,可以解釋為把自己的功德分享給眾生。
功德可分為兩類:1.有漏功德,2.無漏功德。
做有漏功德,就像是投資,希望回收,做了好事想享福報,就像是一邊賺錢,一邊花錢;一邊存錢,一邊提錢,那麼所能擁有的錢將是有限的,永遠無法圓滿。也像一隻杯底、杯身、杯緣有裂縫、有洞孔、有缺口的茶杯,倒進去的水終究會流出,永遠裝不滿。
有漏功德雖像有漏洞的茶杯,水會不斷流走無法裝滿,但是做功德是很好的事,即使是有漏功德還是要做,也要鼓勵人多做,這對社會是有益的。多做有漏功德可以得到人天福報,在人間是富貴中人,在天上可享天福。
有漏功德雖像有漏洞的茶杯,水會不斷流走無法裝滿,但是做功德是很好的事,即使是有漏功德還是要做,也要鼓勵人多做,這對社會是有益的。多做有漏功德可以得到人天福報,在人間是富貴中人,在天上可享天福。
無漏功德,則與有漏相反,例如持戒布施而離我執,不求回饋。無漏的意思就像一隻完整的茶杯,杯底沒有洞,杯身亦無裂縫,倒進去的水,有多少裝多少,直至裝滿為止。
今天晚上我講經的功德很大,說不定將來你們比我早成佛,如果我要你們記得我曾經為你們講過經,屆時不要忘了來度我。這樣想當然沒有錯,可是一旦有所期待,希望有所回饋,就屬於有漏功德。然而如果你們成佛之後,抱持反正我是做無漏功德,不思回報,所以就不理睬我了,那也不對!
最近有好多位居士來見我,請我幫他們的忙,其中一位居士,遇到困難已經好幾個月了,我告訴他:「念觀世音菩薩或準提神咒,一定會有感應,改善困境,甚至解除困難。」他問我:「為了自己的困難而念佛持咒,不是有為嗎?不是有漏嗎?」我說:「難道因為那是有漏的就不做了嗎?」我要他持準提神咒二十萬遍,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一百萬遍,教他心裡想著:「雖然現在自己有困難,但是還有更多的眾生處在比我更大的困境中,但願那些眾生都能解除困境。」結果他又認為這也很奇怪,而說:「我自己的苦難尚未解除,卻去管別人的苦難。」這真是一個矛盾的人,我只好對他說:「能有漏就有漏,能無漏就無漏,先有漏再無漏吧!」
友人給了ㄧ堆紓困品,最後又大包小包的回家了🤣🤣🤣
有口罩啊口罩,有蔬菜,有奶油,有補血藏藥,
還有裁縫阿佳的藏式手作的小包包(說給我放護照❤️)及
ㄧ件GAP 皮外套,阿佳說這外套太小了,我認識的人裡只有妳能穿了😅~
|
羊肉momo
|
羊肉momo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